齐景公的无奈鲁哀公5年公元前490年春秋第二百三十三年
齐国摊上什么大事儿了?
此时,齐国的国君齐景公死了。
齐景公,也算是齐国在“春秋后期”比较有作为的一代君王,属于一代明君吧,他在齐国明相晏婴晏子的辅佐下,力图复兴,始终梦想着能光复齐桓公的霸业,对老祖宗称霸的故事,他都非常感兴趣。正是由于有这种政治抱负,早年的齐景公非常勤政,善于纳谏,关心臣民。并以晏婴为齐相,使齐国的国势渐渐得到恢复。
公元前529年,鲁昭公十三年的时候,楚灵王被杀,楚平王即位,楚国还在修复楚灵王时代留下的创伤,无力北顾。晋昭公认为这便是晋国再次树立霸主权威的最好时机。这一年,晋昭公带领着六正当中的五卿(韩宣子韩起、赵景子赵成、魏献子魏舒、范献子士鞅、智文子荀跞),率各家军队共四千乘兵车进驻卫国,并告诸侯,再次会盟。
原本,齐国不想参加这次的会盟。
但是,晋国派大臣叔向去见周景王,取得天子的支持,以便用天子之命号令诸侯。
天子的命令不能不听,齐景公正在犹豫的时候,叔向又前往齐国依礼对齐景公说明这次会盟的精神和意义,明确表示齐国必须参加这次盟会。齐景公虽然答应,但是通过齐景公的话语,警觉的叔向察觉到问题的严重,建议晋昭公与诸侯国君同观兵车,并且连续三次检阅晋国的部队,让诸侯震惊。
所以,齐景公通过与晋国的“平丘之盟”活动后,还是发现齐国与晋国实力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实力不行和无奈,导致齐国在与晋国的明争暗斗中,总是力不从心,处于下风。齐国若在错误的时机逼迫晋国人太紧,反而会促使晋国六卿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所以,齐景公还是很低调。
不过齐国在齐景公在位期间,基本上还算是能够掌握齐国的大局,虽然王室的权力有所衰弱,但也毕竟是一代有理想、有梦想的君王吧。
说起来,齐国坏就坏在了继承人的问题上,当年的霸主齐桓公就是没有安排好继承人的问题,导致了齐国的称霸,昙花一现,接着就因为“五子争位”的事件,造成了齐国的国力急剧的衰退,将霸主的地位让给了晋国。现在齐景公奋斗了一辈子的局面,又要再次的接受这个齐国的继承魔咒的问题了。
齐景公在位58年,国内治安相对稳定,然因无有嫡子,身后诸子展开了激烈的王位之争。
当年,在鲁昭公七年,公元前488年,燕国的公主嫁给了现在齐景公,这就是燕姬,也是齐国国君正式的夫人。但是很遗憾,这个燕姬虽然很受齐君的宠爱,但是她的命真是不好,好不容易为齐景公生了个儿子,还没有成年,就因病死亡了。
齐景公后来十分宠爱的一个姬妾鬻(yu)娰,为齐景公生了一个儿子叫做:荼。既然母亲被爸爸十分的喜欢,自然她的儿子也就受到了爸爸的宠爱,爱屋及乌,这似乎不仅是“春秋”的一个定律,放在那个阶段也都适合。
所以,齐国的大臣们都很担心这个公子荼被立为太子,可见这个公子荼似乎不受大臣们的喜欢,于是就纷纷的对齐景公说:
“大王,你现在年事已高了,还没有太子,你要考虑一下啊。”
齐景公说有些不耐烦的说:
“各位大臣们,你们很好,非常的忠心,但是如果老是沉寂在这个忧虑之中,肯定会生病的,不如你们找些寻欢作乐的事情,何必担心我们国家没有新的国君?”
齐景公真是大度,胸怀宽广,但是此时晏子已经死了,否则肯定会狠狠的批评他的。晏子和齐景公是一对配合很好的君臣,晏子经常给齐景公纳谏,比如: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有一次齐国首都下雪,下了几天不放晴。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大衣,坐在朝堂一旁台阶上。晏子进去朝见,站立了一会儿,景公说:
“奇怪啊!雪下了几天,但是天气不冷。”
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
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温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了。”
景公说:“说得好!我明白你的教育了。”于是命人发放皮衣、发放粮食,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已有职业的人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很可惜,现在这个能给齐景公提意见的晏子死了,齐君没有镜子参照自己了,于是就开始装糊涂,打哈哈,其他的齐臣谁也不敢说什么。
其实齐景公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前490年,赵鞅向荀寅与士吉射的巢穴柏人发起总攻。
荀寅、士吉射从柏人突围,逃亡齐国。经过赵简子长达8年的艰苦征伐,晋国的内战基本结束。齐景公晚年将暮年的最后精力,如同赌注一般全部投入到这场战争,最终齐景公的计划彻底破产了。
最终,晋国赵鞅还是灭掉了范氏和中行氏。
战争的失败,令已年入黄昏的景公心灰意冷,也加速了他的死亡。这年夏天,齐景公自觉不久于人世,终于开始考虑他迟迟不愿提起的立嗣问题,最终他决定还是立公子荼(齐晏孺子)为太子,并将上卿国惠子国夏与高昭子高张,召到了自己的榻前,把幼子荼托付给了两位重臣。
并且把其他的公子们都安顿到了莱地。
这年的秋天九月二十四日,齐景公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与世长辞,齐景公死了。
一个在齐国在位五十八年的最长的国君死了。
新太子荼登基继位,可是这个新的太子本身就是大臣们所不愿意拥立的人,那些被安顿在外地的公子们也都很害怕,谁知道这个太子上位后,会不会因为这些公子们的存在,而感到威胁,因此而招致的无端杀戮,在齐国的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尤其是在面临君王换位的关键时刻,是动一发而牵全局的敏感时期,目前面临这样的威胁,只有一个办法:跑路。
所以齐景公的儿子:公子嘉、公子驹、公子黔逃亡了卫国;公子鉏、公子阳生逃亡了鲁国,这就是所谓的“树倒猢狲散”了。
齐国莱州地区的老百姓,就为此编了一首歌曲中讽刺君王家里的这些事情,歌中唱到:
景公死了,不参与埋葬,三军大事,不参与谋划,公子们啊公子们,你们又能逃亡到何方。
很是押韵昂。
事情,似乎是就这样平静下来了,但是一个人物上场了——
这就是齐国的大臣陈乞。
陈乞是谁?他的来源是怎么回事儿?我们一定要交代一下,因为他就是“田氏代齐”的重要关节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