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人人都会算计
这次在一旁坐着的,是那个留着八字胡,名叫王宙的老头,苏秦偶尔出现一次,都是匆匆而去。
最近朝中事多,家中还有老妻要顾,苏秦即便过来散心坐坐,心里也不踏实。目前东面流民势大,北面、西面卫国寻衅,同时还有卫国的高僧前来,说要开坛讲经。
国事纷扰,令人心烦。几个人各自都掌着一摊子事情,李纲处理起来尚有余力,苏秦就显得困难些了。
当然这些事情他们没跟赵微说,所谈都是些风月,或者是……他的人身安全。
李纲捋着胡须,好以整暇的看着赵微:“……自打兵器谱公示之后,城中绿林人颇多,五城兵马司还有京兆府尹尚觉头疼,你居然也不怕。”
“怕些什么?”
“你这小子,这些日子,你这风头出得不小,朝堂之中不少人在研究你是何时给那满城粮商挖了那么大一个坑。出这么大风头,应该是满城粮商尽是仇家了吧,还敢这么托大。”
李纲说着话,就那手指了指王宙:“那王老头都告诉我了,那些日子粮价疯涨的时候,那群贾竖没少大量收粮,结果被你一记釜底抽薪,折腾的没了大半家业,是大半家业吧!”
王宙一旁点了点头:“略略估算一下,差不了太多。”
“这时候你出门不带护卫也就罢了,现在丫鬟也都不带了,真想瞧瞧你被人敲闷棍是怎样一副模样。”
“你这老头,为老不尊,不是好人。行了,你输了!”
“啊?”
李纲低头朝棋盘望去,王宙也探过脑袋来,手指对着棋盘虚点几下,闭目心算后,哈哈笑了起来:“胜你这么多目,看你如何追,投子认负吧!”
李纲也不去数,笑着将手中棋子随手丢在了棋盘之上,看着笑容颇为可恶的赵微,心中又好气又好笑,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
“继续笑,且看看日后共事时,老夫如何收拾你。”
说完后,看着赵微一头雾水的模样,觉得十分有趣,和王宙相视大笑起来。
赵微这件事情,已经被赵祯下旨,由王宙主导,但凡涉及商事的值司衙门都来学学其中的门道。当然,他们缺乏关键信息,不少地方是很难还原全貌的,但是赵微这两个字,在他们耳中已经是十分响亮的存在了。
不在朝堂,却简在帝心,此子日后怕是前途无量的。
李纲针对赵微的安置,和皇帝自是有过一番交流的,待赵祯听说赵微乃是一介白身后,委实瞠目了好久。
待听到李纲说,赵微此人根本不在乎功名时,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古怪的状态。
都说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他如此学识谈吐和处事方式,居然连个秀才都不是?
这身份,即便安排事情给他,也只能是个幕僚了。
幕僚……幕僚的话属于朝中大员的私臣,旨意根本不好堂而皇之的下到他头上去。
当太子伴读更是不行了,一介白身能够走到太子身边的,那只能是净了身的太监。
割还是不割?
不割尚有机会作驸马……
可让他作驸马?
那真是一身才华悉数浪费了。
这天下间,居然会有这种人?
赵祯的态度自然是不会特意表露出来的,只是摆了摆手让李纲想想法子,怎么能够在不经过被举荐人同意的情况下,将此人举荐成为举人功名。
因为功名一事,是要本人拿着举荐信去找相关衙门,才可以将他登记成为举人的。
以赵微这尿性,你把举荐信给他,他回头一准就拿去擦屁股了。
李纲应下了,但这件事情并不简单,本人拿着举荐信过去,本来就存着让人当面考教一番的意味在内。若是存着徇私之举,衙门还只看信件不看人,那直接举荐一个三岁小儿过去,也就乱了套了。
同时,李纲也不打算去修改朝中有关这件事情的章程手续,打算拖上一拖。皇帝陛下一道特旨,让他协助老夫做事,他还敢违抗不成?
真的是人人都在算计。
赵微此时对这些事情丝毫不知情,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在他告辞后,七拐八绕的尽走些宽街窄巷人烟稀少之处,终于在一个拐角处,赵微突然感觉到身后腰间被一个硬物顶住了。
同时耳后传来一个声音。
“若想活命,你就老实点。”
不由得,赵微就笑了,等你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