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点化之恩
有道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何必妄自菲薄,自怨自艾!”</p>
楚阳的话犹如一道惊雷当头棒喝,萧何猛然抬起头来,口中喃喃有词。</p>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p>
是啊,就算不做官,我还可以为老百姓做一些实事!</p>
与其怨天尤人,倒不如脚踏实地,自暴自弃绝非君子所为!</p>
看着萧何迷茫的模样,楚阳暗暗摇头,又加了一句。</p>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p>
“嘭!”</p>
此句一出,萧何整个人一下子惊醒过来,看向楚阳的眼神满是炙热。</p>
“难怪舍妹对楚公子推崇备至,世人皆称楚公子为仙才,萧何今日才知所言非虚!多谢楚公子点化之恩!在下必将以此为座右铭,终生只做利国利民之事!”</p>
楚阳这才点了点头。</p>
有了这样一番经历,萧何和楚阳倒是熟络了不少。</p>
似乎想起了什么事情,他语气凝重道:</p>
“噢,对了,此次文会,楚公子需要留心一个人。”</p>
“谁?”</p>
“王士德!”</p>
萧何靠近楚阳,小声说道:</p>
“此人乃是稷下名士,与沛县县丞也有些关系,最关键的是,此人乃是王士才的兄长,所以……”</p>
王士才,不就是那位听潮阁的月葵兄么!</p>
楚阳眼中露出一抹恍然。</p>
看样子,这是准备给弟弟找场子来了?</p>
呵,要是别的事情,或许他还有些担心,比文采,这不是找虐么!</p>
他和萧何又聊了一会,根本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p>
没过多久,宾客们陆陆续续都走了进来。</p>
随着礼乐声响起,作为主人的吕公在吕家两姐妹的搀扶下姗姗来迟,与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位身材发福的官员,应该就是萧何所说的沛县县丞。</p>
跟县丞身边的,还有一个一袭白衣的男子,样貌上和王士才有七八分相像。</p>
吕雉看到楚阳,悄悄眨了眨眼,吕素脸上也是带着笑容。</p>
吕公和县丞落座之后,众人纷纷起身行礼问好。</p>
众人寒暄一番,吕公才一脸笑意地站了起来。</p>
“适逢重阳佳节,又有如此多俊秀在场,不如玩一场作诗游戏如何?正好县丞大人和各位名士也在现场,到时候让大家品评一番,老夫愿拿出一万文赠与头名之人!不知县丞大人意下如何?”</p>
“如此甚好,正好看看我沛县文脉沿承,既然今日重阳,不如就以重阳为题如何?”县丞沉吟道。</p>
吕公点了点头,让人搬来桌子,笔墨,准备一会记录。</p>
在听到吕公的奖励之后,在场的年轻人也是欲欲跃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