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名声大噪
女孩的声音很好听,作为受过专业训练的清倌人,个个能歌善舞。</p>
听潮楼的众人,在经历了开头的惊艳之后,全都陷入了这首词的意境当中。</p>
此时,饶是已经见识过楚阳诗词一道魅力的吕家姐妹,也不禁沉迷其中。</p>
楚阳写的很慢,听众们却很有耐心。</p>
直到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来之时,所有人犹如醍醐灌顶般,一个个脸上露出震惊般的神色。</p>
能来这边听曲的人,大多对于诗词之道,还是有些见解的。</p>
之前,他们还只是纯碎陶醉于这首词的营造出的氛围之中,现在回过神来,却发现了一件极为恐怖的事情。</p>
那就是这位楚公子所写的词,完全不同于这个时代广为流传的那些《诗经》,《国风》,更不是在楚地流传最广的《楚辞》,甚至连流传于乡间的俚语小曲也不是。</p>
难不成说,这位楚公子这是自创出了一套文体?</p>
这可是开宗立派的天赋啊!</p>
此时,人们再回过头去品味之前王士才的那首《望月歌》,脸上就有些嫌弃。</p>
同样是以爱情,月亮为主题,那首《望月歌》除了会像个怨妇般哀叹之外,屁都没有,更何谈什么意境!</p>
不对呀,之前那首《君莫笑》不也是楚公子写的么?</p>
格式似乎与这首《明月几时有》也完全不同!</p>
难不成也是另一种文体?</p>
短短时间,就创造出来了两种文体?</p>
这即便称之为仙才也绝不过分吧!</p>
想到此处,人们看向楚阳的神色可就完全不同了。</p>
如果说之前人们之所以喜欢他,是因为他经商本事的话。</p>
那么此刻,则是为他的学识才华而动容。</p>
楚阳写完之后,用毛巾擦了擦手,便准备下来。</p>
就在这时,身边的清倌人一脸崇拜地看着楚阳,恭声道:</p>
“请楚公子示下,您这首词该用什么曲子和之?”</p>
“啊?”</p>
楚阳微微一愣,这才反应过来,女孩这是在问这首词要用什么曲子来演奏。</p>
哎呀呀,这下麻烦了!</p>
楚阳心中暗叫不好。</p>
他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这个时代大家写出来的诗词是需要演唱的!</p>
《国风》也好,《诗经》也罢,里面为什么那么多语气词?</p>
因为人家本来就是为了演唱用的。</p>
他这首宋词原本也是可以演奏传唱的,只可惜自宋代之后,所有演唱方法近乎尽绝,只空留下了一堆词牌名。</p>
这就好像告诉你该用G大调,却不告诉你G大调是啥意思一样。</p>
看到楚阳面露难色,底下一阵窃窃私语。</p>
难不成这首词,无法演奏?</p>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有些可惜了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