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过年
小时候过年,是小孩子们的欢乐时光。在快要过春节的前几个月,各家各户都会轮流聘请裁缝匠到家里来做新衣服,轮到了那家,就把他的缝纫机抬到那家,而衣服布料则要自己去准备好,大人会提前到集市去剪好布,请裁缝匠啊,你请他做衣服,除了支付工钱,还要煮饭给他吃的。向阳后来用哥哥骄阳寄的侨汇券买了一台缝纫机,小颖师自通,学会了缝补衣服。
大人一般会做身新衣服来穿,小颖等较大的孩子穿改小了尺寸的大人的旧衣服,小星等较小的孩子则是穿比自己大的哥姐穿过了的旧衣服。
但就算如此轮换着穿,姐兄的衣服也还是不够穿,经常是一件破衣服缝缝补补又三年,穿了又穿。
有一年,过年,念亲从H岛回来了,带回了一大袋旧衣服,都是念亲的孩子穿过了的旧衣服,虽然是旧衣服,但不会有什么破洞,念亲的孩子和向阳的孩子年龄相仿,拿来穿正好合适。
小星从中选了几件旧衣服,穿在身上,正好合适,穿这些衣服比穿哥哥淘汰下来的衣服强多了,小星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尤其是那件深黄色“灯芯绒”布料做成的裤子,小星从未见过这样的裤子,在大冬天穿上去非常暖和,小星穿着多到处跑来跑去……
到了除夕的前几天,队里会通知大家来坜鱼塘(排干鱼塘的水捕鱼),这是各家各户翘首以盼的激动时刻,往往都是全家出动。先是拉网捕鱼,捕到的鱼,一般是按“工分”分。由于向阳家小孩子多,成年劳动力不足,分到的鱼就少得可怜。那些分到较多鱼吃不完的,就拿来腊鱼干。
网完鱼后,接着是要排干鱼塘里的水。那时候没有通电,也没有用抽水机,而是安排两个大人,各站在一边,中间放一个木桶的用绳子吊着,两人用绳子左右手提摆水桶,把水从低处抛到高处在“敷水”,到池塘的水所剩几时,队长一声令下,大家就纷纷跳进池塘了。
有用手的,用粪箕的,用“搂飞”(一种带网的捕鱼工具)的……各显神通!
漏网的鱼在人缝中甩来甩去,没捉到鱼的大叹惋惜,捉到鱼的欢呼雀跃,有捞到螃蟹的、虾公的、田螺的,蚌埠的、塘鲺的……
大家都十分兴奋,卷起裤脚,或赤着手,或拿着各种工具在捞,最后都是满载而归。
蚌埠是孩子们的最爱,拿回家养干净后就煮来吃,熬出来的汤是奶白色的,小孩子都吃得津津有味……
快到年三十的时候,各家各户都忙着磨米浆和豆浆,向阳家里就有一个破掉了的石磨,是斗地主分田地里从地主家分到的,到了过年的时候,就拿来磨米浆、磨豆浆,磨到的米浆拿来做小吃。薯粉加点水做造型,面粉搓粄后里面放上花生仁做馅,米粉加点白糖和水搓成圆形。
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己的门口用砖头、石块垒个临时的土灶,上面架个大铁锅,下面放些柴火燃烧,先倒进猪板油先进行煎油,煎到一大锅油后,先把猪油渣捞出珍藏,大多用于日后的焖咸菜,然后把先前做好的各种小吃预制品如下饺子般,一个个放在大油锅里煎炸。
这个是耐心和技术活,要掌握火候的,用一个平时捞饭的铁搂,不停地在油锅里翻滚,炸的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太短了,没炸熟,太长了,则会变得焦黑不能食用。炸到金黄,内酥外黄时最佳。这时再把它捞出来。遇上心急嘴馋的,刚捞出来不久,就会抢先吃一个,但吃后大都会声麻声失(声音沙哑),好多天都会说鸭公声(形容声音沙哑的样子)。
这时候,如果碰巧经过邻居家门口,远远就可以闻到油炸小吃飘出的香气,飘散在家家户户的小巷子里,引得孩子们口水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