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电影

字:
关灯 护眼
八哥电影 > 幸福河和潘家湾 > 第二章 焦庄小学

第二章 焦庄小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家我是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哥哥叫济州,是做老私塾先生的二叔子潘俊明给起的。因为要上学了,总不能再叫小名新珠了吧(因我属猪,从小到大长辈们都是叫我新珠),所以二叔子就开书也给我起名叫济瀛(开书算命,当时有文化的人眼睛不瞎都是开书算命。我叔子年纪大了后就做过好多年风水先生,人称二先生),原因说是命中缺水,但是瀛字笔画太多,以后的日子我就改成了济银但是也没见我缺“水”过。

焦庄小学位于村里砖桥河北,是村里的西庙改成的,有四间教室外加一个小办公室,说是学校,其实就是个办学点的初小三个班,只有三位老师,校长杭金庆上课带打钟,老师徐来山和赵壁。我的启蒙老师是徐来山老师,他不是我们本地人,中等身材,满面笑容,和蔼可亲,遇到学生一脸笑和家长们也处得来。从人口手,山石土田,每个字的笔画顺序先后,认、读、讲、解都非常认真,通俗易懂。

我小时候个子一直不高,座位总是安排在前排。上课时我都是认认真真地听老师讲课,以致后面大个子窃窃私语、讲话唠叨,我都没有听得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心二用吧。

“吕珍同学,请不要在上课时讲话”徐老师话音未落,立马课堂上鸦雀声了。“济银你上黑板跟前来,给大家写个山石土田”

我听到老师指令,立即走上讲台,然后接过老师递过来的粉笔,不紧不慢地在黑板的中下位置写上了“山石土田”四个字,因为昨天晚上回去练习过的,印象深刻,字又写的大,自我感觉良好。

看到老师鼓掌,全班同学们都举起双手,我红着脸在众人的掌声中走回了自己的位置。接下来我就成了被老师请上讲台的老常客,所以也就自然而然的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

解放初期,人们的还都在贫困线上,特别是农村。我们家人口又多,几天中午才能吃到一顿大米饭,更谈不上菜了。我每天中午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冲到厨房掀锅盖,期盼着揭开的是大米饭,看到是煮的稀饭就双脚直跳,口吐“芬芳”,“要消灭啊,要消灭啊,今天又喝粥。”每每听到我的哭叫声,爸爸总是举起手要打我,又总是被妈妈拦下。“臭摆子,有粥吃就不简单了,现在日子比起解放前好多了啊!过日子要细水长流,知道吗”爸爸一改慈祥面孔,有点气急败坏。“我们那时还没得吃呢,现在有的吃有的喝,填饱肚子你满足吧,还天天嚷着要吃饭”

这时妈妈总是又好气又好笑的接过话茬“新珠,你今天就吃粥吧,明天妈妈一定煮饭给你吃”

小孩子就是既听话又容易满足,这时的我都是含着眼泪,低着头喝上两碗粥。然后莫名地又高高兴兴,一蹦一跳的去上学了。

焦庄村在陶庄乡也属于一个大村了,起初由东部耿家庄、西部华家庄并入,因焦姓较多而得名。东南与南柯堡毗邻;西南与仲冯舍村接壤,西临幸福河,北与夏北村交界。常住村民492户,3240人,耕地面积2040亩。

村里我家我后面有座桥,也是焦庄当时河南和河北的唯一的一座交通桥,历史悠久哦!资料记载是1919年,咸丰八年间村民们自发拆去村中心南北交界处的木桥,在夹沟上改建成砖桥,命名“临丰桥”,至今保持原样。桥体是砖制拱桥,桥底到桥顶有三米的坡度,成一百六十度角,较陡,主要没有放台阶所以其实不是较陡是很陡。每逢冬天下雨下雪时桥面结冰滑的很,很多人都有滑倒的经历,记得当时只要有雨或雪,每天都有几十人摔倒,这座桥就成了冬天人们的一个梗。我虽然个头小,但是每天都是自己去河北上学。一次印象最深的是,因为雪太大我上桥后一滑钻进了积雪,一会儿变成了雪人站都站不起来。这时河北的焦宝荣看到了,立即上前拉着我冻的像红草虾的手,看到我吓得发白又红扑扑的小脸,舍不得便送我去学校。当时怕爸爸妈妈担心还请宝荣不要告诉做村长的我爸爸。想想现在的家长早送晚接,做起来是家长和老师,玩起来还要哥们和姐们,就是租着房子在学校隔壁都要烧好饭雷打不动去学校门口等放学,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从来没有要父母护送上放学过,当时事实都没有家长接送小孩子的。

四年初小毕业了,这期间我是快乐的,幸福的。每学期我都有一张奖状带回家。妈妈看到后高兴的合不上嘴,逢人便夸:“新珠不简单,我家前面好几个都走了,自从养了他后面养的四个子女都好养着呢,小伙成绩又好,福将福将,我们老潘家的福将”

爸爸每每看到我的奖状也喜上眉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