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章:铜陵之战(一)
其实,这也就是利用铜陵的河谷盆地地形在夏季高温情况下形成的局部小气候了——河谷平原和周围山体受到太阳辐射之后,因为受热不均匀,会形成局部的气流运动,进而产生河岸风,当其温差达到一定程度,这样的气流会变得极大。
具体而言,就是国军各部兵马将会在上升气流剧烈运动的正午时刻,点燃砍伐而来,堆积在山腰处的草木,利用它们产生的剧烈浓烟“熏陶”堡寨之中的日军,然后在熏陶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跟着浓烟的尾巴往上爬,借此削弱日军在堡寨中的枪炮攻击。
要知道,浓烟滚滚之下,堡寨里的清军看都看不清楚,别说是精准打击了,只能用枪炮胡乱散射,这样的准头是极低的,而国军则可以在浓烟弥漫时依旧使用火炮轰炸,毕竟堡垒是移动不了的,无数黑洞洞的国军炮口早就对准其了。
而等浓烟基本消散的时候,国军士兵已经攻到了堡寨门口。如此一来,原本国军需要穿越重重炮火,缓慢而艰难地上行,就算攻打到堡寨门口,也还有无数枪口和炮口等着,伤亡必定无比惨重。
换言之,原本日军设置这三大堡寨的根本倚仗,在日军被呛鼻的浓烟熏陶和乱炮轰炸之后,已经不复存在,甚至就算是堡寨寨墙这最后一道防线,驻守的日军士兵恐怕也难有强悍的战斗力来阻击了。
而由于堡寨周围的树木都已经被江口太郎下令提前清理的一干二净,国军士兵还可以从各个方向展开进攻,日军在浓烟之中又看不到,只能分散兵力,处处设防,这将会使得他们在国军进攻的时候,劣势进一步凸显。
当然,国军也是第一次采用这样的方法作战,参谋总部和一众军官集思广益,其实也发现了这一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可控之因素,为此制定出来很多预案。
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风向突然改变,烟雾反吹的意外应对。
要知道,河岸风是局部的小气流运动,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利用不当,很容易就是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林一凡其实也只是将其作为攻坚的一种尝试,所以这日中午气温剧烈上升的“烟熏”行动并不会配合着主力大军发动真正的进攻。
但想要了解风向和风力,确定灭火断烟的时间,以及士兵出动进攻的时间,国军还需要一系列的行动和观察,做好各种数据记录和分析。
而这就是参谋总部和下属机构的任务了,专业的分工使得林一凡手下的这支国军可以完成其他国军无法完成的作战任务。
“烟熏之后,攻城火炮立即开始发动进攻了,然后派出尖兵袭扰,枪炮齐放,把进攻动静闹大一些,干扰堡寨中鬼子的判断,不要让他们察觉到咱们的真正目的,这个时候狙击手的行动一定要迅速而准确,达到最快速度摧毁敌人战斗意志的目标!”
林一凡一面用望远镜观察着山腰处堆积的草木,一面下令道。那些草木上面甚至还有些地方泛着绿色,这些半干燥半湿润混杂在一起的草木既可以保持燃烧,也会产生巨量的烟雾,就算日军用湿布遮住了鼻子,也没办法遮住眼睛。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刘长风得令,随即挥手招来了边上的几个通讯兵。
而那几个通讯兵在接到命令之后,立马挨个复述了一遍军令,全都确认无误了,便立即快步跑下临时指挥部所在的小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