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秀山入迷城
十八眼珠一转。“回大人,在下自山上习得望气之术,可窥见气象。这地上有血气蒸腾,则地下自然有血。至于这末两个问题,可三字答之。”
“那三字?”
“尸在上。”
众人大惊,连忙抬头望去,结果只透过绳索经幡间隙见到天上皎月竟染上红色,直勾勾照着院内,染上妖异不祥。众人还以为是白十八搞得名堂,却发现他也惧讶不已。
张副司想到了甚么,喃喃道:“关刀悬天,血刃映尸....”白十八忙问这是甚么意思,张副司道:“九年前,二月时一道奏报由钦天监发出,经太常寺少卿胡忻、博士孙客,快马发至西南,又兜兜转转至通海巡检司,此奏是十二字:劫难通海,关刀悬天,血刃映尸。”
“小人一事未明。为何钦天监之奏报,要经太常寺?太常寺主掌礼乐郊庙,与星象天文何干?”十八疑惑。
“荒谬!我等怎会知晓朝野之事!”张副司显然对自己身处偏远心怀不满,十八这么一问捻在痛处。“总之,这道奏定路上耽搁,到城内已是三月。不久便起异象,每每鸡鸣时头顶天幕显现关刀,刃口朝北,死气逼人。城外人见着没事,城中谁胆敢仰头望天,轻则高烧,重则惊厥。逾月乃止。”
“失了魂?”
“不知。东吁假缅王扰汉地,朝廷起军伐之,十数载未果。丙午九月,缅贼更攻下木邦宣慰司,四处杀掠无算,我等以为这便血刃映尸应处,等那劫难通海之时。果然十一月初一,申时地动不止,有地龙自建水临通海,公私廨舍,倒坏无数,死伤甚多。”
“是故大人便认为此劫已过。”
“准确来说,众人尽皆以为此事罢了。”
“众人?巡检司诸位?”
“全城皆知。时有李姓宦官突至城内,以税监之名强取豪夺,人人皆苦欲杀之,几近得手。劝其遁走无果,又逢天有异象,本想借此言使人畏惧,暂缓燃眉之急,便散播出去,人心惶惶。未料到这宦官也是胆大的,将我等臭骂一顿立威风,又不信邪专搬了交椅坐于城心泉旁,盯着那关刀瞧。敲了一夜,一动不动,打更人鸡鸣回屋路上去偷看热闹,却见李宦官血泪两行,双目圆瞪,死相惨烈。”
“也算是活该。”白十八狠狠啐了一口,张副司目光里闪过阴冷。十八未发现蹊跷,自顾自说:“是故这血刃映尸便应在今日此时此地了。”
“小道长,既然血月非汝所指,则尸在上何解?”副司绕着他打量一番,拊肩而问。
“可作两解。”十八一手指上,一手指下。“顶上之绳,地上之尸。”
纷纷哗然,仿佛天大笑话。
“我等耐心有限,这地上数十双眼睛盯着,那里来尸首?”
“如果我等此刻所处,实乃地下,又当如何?”十八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