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敲定看娃
“那是因为妈妈做的好吃的。”俞萍大大的咬了口浸满汤汁儿的馒头,诚心实意的拍着马屁。“妈,你的手艺堪比大厨。”俞非晚也忙不迭的附和。厨艺这东西,多多少少还是得看天分。没错,她就是在点俞萍。李兰又掰开一个馒头“吃吧,吃吧,吃都堵不上你们的嘴。”“嘿嘿。”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在空腹之后吃到心心念念美食的满足感了。俞萍吃撑了,打了个饱嗝,摸着自己圆鼓鼓的日子,笑的开心又温暖。“真好。”俞非晚帮忙收拾了碗筷,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消食。吃的时候是吃爽了,但现在撑的难受。“非晚,你大伯家什么情况?”李兰蹲在地上洗着碗,随意问道。“又打了?”俞非晚点点头,蹲在李兰身侧,小声道“这次打的有些狠,奶奶也是气狠了,想好好治治大伯母。”“有奶奶在,大伯母也能收敛些。”李兰叹了口气,恶狠狠的刷着碗“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一点儿也不知道心疼。”“王琴秀的脑子里是不是进水了?”“可这也不是个事儿啊,快到年末了,作坊里活越来越多,来往进出的人也越来越杂,我也不好总带着鹏鹏去上工,别人说不说倒在其次,主要是一旦忙起来顾不上照看他,出个岔子,我这一辈子也就到头了。”“唉,好好的日子不能过,非要出幺蛾子。”说实话,李兰是真的想不通,王琴秀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儿子孝顺又聪明,还有老太太一直接济。嫁给林青山这么多年,基本上都没出去做过活。十有八九是享福享多了,癔症了。俞非晚清楚李兰的担忧和顾虑。这年头,人贩子猖獗,村镇里没摄像头,一旦被拐子拐走了,基本上就找不回来了。更不要说,曾经俞鹏本就是被拐的命运。她一点都不怀疑李兰那句出个岔子,一辈子就活到头了的话。俞鹏是李兰被邻里乡亲指指点点明嘲暗讽了七年,才盼来的男娃儿。观念如此,一时半刻也改变不了。“妈,要不我就先不去学堂了。”思来想去,俞非晚斟酌着开口。林海宏那里的事情,也不是三两天能解决的。李兰眉毛一挑,声音猛的拔高“那怎么行?”“女娃子不读书,这辈子还有什么出路?”“难不成你想像我一样,成天围着灶台打转,哼哧哼哧出力气赚钱?”“还是想着看老天爷心情种地?”“你有读书的天赋,可不能被家里这堆破事给耽搁了。”“你也别动那不读书的念头。”“要不然,逼急了我,不是亲生的,我也照样用擀杖打。”“听到没有!”李兰的手上还沾着沫子,就这样戳在了俞非晚的脑门儿上。“这么多年,我可一直憋着一股气呢。”“王琴秀能养出学习是好苗子,我也能。”俞非晚先是一怔,而后止不住弯了弯嘴角。她的姥姥,怎么能这么可爱。这是真正的把她当成了一家人了。“那鹏鹏怎么办?”李兰咂咂嘴,皱着眉头,一时无言。她本来就是孤身一人嫁给水山才落户到这个村里的,家里的亲戚长辈都离的远。而水山,也就林青山一个兄弟。这兄弟,有倒不如没有。“实在没办法,就只能让你奶奶辛苦些了。”“都熬到年末了,总不能这个时候不上工,年关会给补贴,这时候辞了不干,太亏了。”“谁家还能嫌钱多?”“明年最起码半年时间家里头没收入,开春要做手术,又得买种子耕种,能多攒点就多攒点吧。”李兰幽幽的叹了口气,眉头越皱越近,眼角的皱纹也越来越深。人活着,担子就不会小。“妈,其实二年级的东西我已经都会了,可以不去的。”俞非晚再次解释道。
“都会了?”“以前学过?”李兰颇有些疑惑。俞非晚点点头“学过。”李兰面露犹豫,将碗摆进柜子里“不行,传出去不好听。”“你跟萍萍都是我跟水山的闺女,她上学,你在家看孩子,像什么话。”“别人知道了,还指不定怎么戳着我的脊梁骨骂我不干人事呢。”“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李兰似是又想到了没生下鹏鹏前的日子。那些人,茶余饭后编排起她来都不带重样的。噩梦。简直就是不能回想的噩梦。“妈,日子是咱自己过呢。”“您看萍萍最近的学习劲头这么足,指不定也能跳级,考个县里头的中学,到时候咱们一家人去县里头过活。”“你跟爸做个小本生意,也不用总出大力气,对爸的身体也好,鹏鹏也能就近上学。”“等咱们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了,别人羡慕都来不及呢。”“奶奶年纪大了,也不好总让她家里大伯家两头奔波。”“也就十天半个月,可以的。”“明年再正儿八经的入学,也能堵那些人的嘴。”“要有人再骂骂咧咧,你就说我等着新学期跳级呢。”李兰心中诧异,非晚想的可真长远。“真能跳级?”“能。”李兰大喜,一把拍在自己的大腿上“怪不得算命先生说我是个有后福的。”“这就是要享儿女的福气啊。”有这样的养女,越看越顺心。嗯,日子肯定也会越过越红火!看来婆婆吃斋念佛是有用的,老天庇佑好人啊。“那你就先照看鹏鹏几天。”“每天上班前,我就先把当天中午的饭做好。”“不会用炉子这些的话,就等萍萍下学回来以后热一热,将就着吃。”“但是,萍萍每天带回来的作业,你也得做,有错的,就立刻去学堂。”“我让你爸检查。”十几年前的高中生,在村子里可是稀罕的很。有的村里都找不出一个。幸亏她当年下手又快又准,心思又坚定。虽说摊上的亲戚糟心,但对水山,她一百个满意。“嗯,我正好教教鹏鹏识字算数。”“让妈成为村里最厉害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