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第183章 【二三四场】
等开了门,祝翾因为和谭锦年一处出来的,就一起被祝莲接了。
祝翾到家之后依旧是好好睡觉好好吃饭,书也没有多翻一页,也不再去想前两场的得失了,只想为后面两场备好精神。
巷子里那一堆外地备考的读书人倒是一直在屋里临时抱佛脚,一直还是备战苦读的状态,他们中还有人大着胆子搭话祝翾,想要和她对前两天的答题思路,祝翾都一一谢绝了。
她素来就是考一场丢一场的人物,既然卷子已经交了,后面的就不是她的事了,她对自己前两场也挺自信的,她觉得自己那样的卷子交上去,主考官想要不欣赏都难。
实际上八千多份卷子不可能所有卷子都能到主考官手里,得下面同考官先批阅一遍,选自己那堆里最出彩的卷子送到主考官手里定名额和名次。
虽然应天这场阅卷的同考官不少,但是一个同考官也得一天看上百张卷子,每张卷子七篇文章,这样的阅卷量只能走马观花,只有极其出色的才能在走马观花下脱颖而出,被送到主考官跟前细看。
祝翾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自信,她就是觉得自己的卷子能到主考官跟前。
八月十五第三场,祝翾心态已经非常放松了,她只当自己是来享受考试的人。
这一场试策五道,又是五道文章的题量。
科举中的试策要以经史时务观政事,想在科举中走远,试策功底也不能弱,因为不止乡试考策,会试和殿试都会考策。
策题的题干不再像第一二场的题干那样简短了,而是会以问开头给出具体的经史方面的背景,五道策题印了满满一页纸,祝翾先仔细阅读了题干,画出了题干里的重点,然后开始依次答题。
乡试作答策题时规定考生不许抄题复述题干,要考生直接依据题干写出对策。
答题格式也是“策第一问”起文题,然后直接回答。
必须依题条对,层次分明,要求考生言之有物,不得用大量架空排句塞一堆空话,也不能“夸多斗糜”。
正所谓”判必通律,策必稽古”,判要求考生熟知律法,策则要求考生熟知经史,要根据经史功底切入时事作答。
这次出的几道策题时政背景都挺新的,祝翾看完了所有题目在心里想。
所以考科举只想“一心只读圣贤书”,完全不问时局国事也是行不通的。
策题也考察考生对当下政治时局的敏感度与关注度,隔壁已经有人因为看不懂题干开始嚎了,祝翾却不受影响地笑了笑,然后拎起笔就开始逐次答题了。
策题字数多,这回虽然提前交卷了,但是她一出去门就已经开了,祝翾继续休养生息,终于到了八月十八的理学综合卷。
这一门就完全是她的优势所在了,于是这一回她是第一个出去的,等考完了
才知道大多数考生这一门因为计算量太大都是来不及的,第四场又不给续烛,所以大部分考生都是被号军强行收卷赶出考场的,离场时哭嚎呜咽者无数。
祝翾一口气考完了十天四场,全部结束后非常平静地在心底复盘了一下自己的状态与各场卷面情况,实事求是地觉得自己这次稳了,只是不知道她最后能拿到什么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