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父母催婚怎么办
“我爸妈之前一直在催我结婚。他们认为我已经三十多岁了,应该要结婚了。之前他们要我去相亲,我都以‘我不在老家,太麻烦为理由拒绝’。但前段时间他们找到了一个我们老家那的,也在上海生活工作的女孩子,让我去约见面,但我还是不去。当时我妈在电话里就说:‘你这样是要把我气死!我们以后不要有任何联系了!你也不要再打电话回来!我要是死了,你也不要回来!’接着就气冲冲地把电话挂了。”黄凡停顿了一下,露出奈的表情,然后接着说:“这次母亲节的时候,我从网上买了个香水送给她,但是打电话给她的时候,她都不接了,之后也没有给我回电。到现在已经三四个月了,我们没讲过一句话。”
“跟母亲这边的关系是稍微有点紧张。跟您父亲这边呢?”林老师问。
“跟我爸这边是保持联系的,跟爸爸本来联系频率就很低,一两个月打个一两分钟电话。但我爸也一样在给我施加压力。他会说,给儿女完成婚姻大事,是作为父母要完成的关键任务,如果我一直没结婚,那他就没有完成他的任务。他跟我妈经常会说,我还不结婚,是没考虑他们,是自私!”
“自私这个词用得还是挺重的。”
“对的。其实我听到的时候,内心还是挺难受的。仔细想想,他们也不问我现在的想法和状态,就只会让我结婚,而这最根本的目的是能让他完成自己的任务。我觉得这才叫自私吧!这些事情加起来,我有时会在想,我父母真的关心和爱我吗?”
“从您说的这些事情中,我能够明确的一点就是您的父亲和母亲是非常爱您的。您母亲不理您,是他们没有办法的办法了。但这是大部分中国家长的误区,就是他们没法将对子女的爱和对子女的要求分开。而且还有一个对他们来说更难的是,如何去表达对子女的爱。所以中国的子女更多感受到的只剩下要求了。当然他们有他们那个时代的局限性,让他们做出改变是很有难度的。所以子女一定要能分清哪些是父母的爱,哪些是父母的要求。如果这个分不清楚,就很容易被“道德绑架”。常常造成的结果就是:按父母说的做,感到痛苦;不按父母说的做,感到愧疚。更好的处理办法就是,让爸妈知道您爱他们,也在考虑他们的感受和想法,但同时您也要让他们知道,您有自己的生活和想法,您已经长大了,很多事情可以自己做主。”
“林老师,您说的我大概理解了。但具体怎么做呢?怎么去把握这个度呢?”
“关于爱这部分,您跟您爸妈有说过类似‘我爱你们’的话吗?”
“没有,觉得会有点尴尬。”
“您可以先尝试在一些节日里,比如他们的生日,父亲节,母亲节去直接地表达出爱。”
“好的。”
“关于他们提出的要求,您可以先尝试聆听,而不是一听到就厌烦或者反驳。再根据他们的想法好好地去沟通自己的意见。”
“很好的建议。目前确实还是缺乏聆听,更多是在提自己的要求以及吵架。谢谢林老师!”
“我的这些做法只是举例,更多的还是得靠您自己去探索,找到属于您和您父母的沟通和相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