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风起云涌
看着滔滔不绝的兰姨,李华蕴只感觉头疼欲裂,看着后面陆续过来的大多是各自娃娃的母亲,李华蕴感觉一大团乌云正在向着自己压来。
“兰姨,先别急,有个事儿跟你们交代一下。昨天我跟小白一起回来时,在江水交叉口那里看到水下有大蟒,特别大,只是头颅就有屋子大小。你们打鱼时小心些,他向下游方向游去了”,为了方便称呼,李华蕴给同村女性长辈都起了个称谓,经过一年多的相处,大家便也习惯了。
听完李华蕴的交代,各家长辈七嘴八舌的讨论一通之后,毫不客气的????????????把礼物硬放进偏房就走,留下一群小娃娃。
李华蕴看着这群看戏的小家伙,“怒火中烧”的布置作业。
“把前些天教你们的十几条论语,拿上各自的毛笔,去石板上默写一遍,今天让你们体验体验我家乡的恐怖!”
“小白,去库房,对,就那个房间,有一搭木板,上面有我前天写下来的,你负责监督检查。”
“你在家时不是也读书习字吗,以后你负责给这帮小家伙讲你懂的东西,你不懂的,跟着一起学”,看着小白在一边幸灾乐祸的扮鬼脸,李华蕴顺理成章的将怒火烧到小白身上。
“等下回来检查,顺便给你们介绍认识认识。”
看着哀嚎一片的娃娃,心中暗爽的李华蕴,绷着脸走出门外,一蹦三跳的溜达去了。
走在曲折蜿蜒的小路上,茂密的树林在两侧随风舞动,时而可以看到远处美丽的山峰,各式各样的木屋竹房前,放置着主人的家产。
转角经过一户庭院,看到一个微胖中年妇人,正抱着娃娃整理门前院落。
“翠姨早,正收拾院子呐。”
“呀,小蕴啊,是啊,你昨天去丹阳…”
每路过村邻,便家长里短的闲聊一阵。
在路过村中心的大树时,树下坐着三位村里仅有老人家。一个柱了根竹竿靠坐着,一个扶着一根包了浆的木桨斜躺在树边,另一个腿上放着根压弯的扁担端坐于树根。当时刚来这个村落晕倒时,就是这三位老人家发现并接纳他,救下了他。
牙齿都掉了好几颗,拄着竹竿的老者跟李华蕴打招呼:“小蕴啊,又去看你那石头粉和竹子去呢?”
“是啊,熊爷爷,得经常看着点呢。”
“啥时候开始做你说那纸啊,现在快一年了吧。别怕,放手折腾,谁不听你的跟我说,我去教训他”,另一个老人说完朝地上敲了敲手里的木桨。
“没有没有,螣爷爷,大家都可热情积极了,倒是经常麻烦大家呢。”
“你小子啥时候成亲,这次去丹阳有看上的没,老头子我召集大伙去给你张罗张罗,你说的那啥缘分,丹阳有没有……”,另一位老人慢慢悠悠的口气调侃着李华蕴。
“妈耶,过不去了,这个坎……”,李华蕴心中限吐槽,客客气气的应付道:“没有没有,鹰爷爷,我能跟您客气么,到时候还得您老帮忙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