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第 42 章 “不要回答。”
结局就是,宛若的预言应验。王夫人有感当年的恩泽,请刘彻把她接入宫来供奉祠堂。
“神君者故见神于先后宛若。平原君往祠,其后子孙以尊显。及武帝即位,则厚礼置祠之内中,闻其言,不见其人云。”
这还不是汉武故事之流的野史故事,而是司马迁记载在史记孝武本纪里的原话。
如果是这样的话,王太后对宛若的盲目信任就解释得通了。
不得不说,宛若运气实在是太好好。算命的一天可能要抛出去八百句“这孩子命里富贵”,偏偏她就能一语点中未来的太后,从小地方的神婆一跃成为长信宫一霸。
想明白这些之后,江陵月抽了抽嘴角如果宛若是王太后母亲那一辈的人,那她的真实年龄得多大了呀她还给霍去病自荐枕席嘶。
停打住
江陵月连忙止住了自己的联想。
那厢,王太后沉浸在情绪中一会儿,就恢复了正常。
她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了,心理素质自然不用说“女医,你是怎么想的呢若你还想留在宫中,也是极好的。彻儿和哀家几个孙儿孙女还须你照料。就是这宫里头人虽然有子夫镇着,到底她精力有限,总有照管不到的地方。”
江陵月无声表示赞同。
一会儿一个馆陶公主,一会儿一个宛若。在宫里打工值班生生变成了闯关游戏,时间久了她可吃不消。
但她微蹙了蹙眉,眼神里也透着犹疑“我如果想出宫的话,可陛下那儿”
王太后斩钉截铁道“哀家亲自去说。上一回义纵坐法,哀家的阿妁就吃了个暗亏。这一回陛下再想搭上你,就说不过去了”
江陵月福至心灵一般眨了眨眼“您难道,是因为江充”
“你能想透这一层,很好。”
江陵月顿时感动得哗哗的,握着王太后的手也更紧了些。
虽然两个人都没有点透,但对彼此在说什么心知肚明。王太后不止是因为担心她在宫中的安危,才要把她送到宫外做事
。更是因为她突然冒出来的兄长。
江充和义纵,两人的身份何其相似他们都是刘彻手中一把挥向豪强诸侯的刀,也随时有着被帝王抛弃的可能性。
因为义纵坐法被伏,义妁被迫自请出宫,王太后也被迫损失一个信任的女医。那江陵月呢,当江充也野心勃勃地展露出对权欲的渴望,她的处境会不会也和当年的义妁一样岌岌可危
正是看透了这一点,王太后才打算把江陵月送出宫去。到时候,她领的是外官的俸禄,拥有足以自保的功劳,又有卫氏一族的看顾。不论江充沦落到什么下场,都不会牵扯到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