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是你们都飘了,还是觉得朕提不动刀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而京师这边,主要是靖难战争时期立下功勋,朱棣所册封的勋贵。
代表人物是徐达第三子定国公徐增寿,他给朱棣通风报信导致前线大败,最终被建文在朝堂上给砍了,他的后代承了定国公。
京师的定国公府,与江南的魏国公府称得上是一门双公。
这方面来说,跟红楼梦里的贾家有些相似啊。
之前在江南的时候,李云泽既然整顿了那边的勋贵,回来之后自然也没有放过这边勋贵的道理。
这其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勋贵们手中掌握着京营兵权。
曾经威名赫赫,跟随朱棣五征漠北的京营,在这帮寄生虫的手中,彻底沦为了一滩烂泥。
可每年索要的粮饷物资,却是从未少过。
李云泽要对大明军制下手,第一个目标,也是最容易的目标就是京营。
正因如此,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这些勋贵的。
定国公徐希皋面若死灰,可却是毫无办法。
皇帝掌握了刀把子,钱袋子,现在重创文官甚至连官印都握在了手中。
他们这些早就被养废了的勋贵们,还能如何?
难道是去鼓动京营之中的那些废物们,去跟虎贲龙骧这样的精锐厮杀不成。
皇帝不讲情面,不在乎史书上被泼脏水,更加不在意事态闹大。
面对这样的皇帝,勋贵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到该如何破解。
沉默片刻之后,徐希皋长叹口气,俯身行大礼“臣,领旨。”
对抗的下场,就是跟文官们一起上路。
换做是他们的祖先,或许直接操刀子就反了。
可享受了一辈子荣华富贵的他们,哪里来的这种骨气。
有了徐希皋带头,勋贵们纷纷向着李云泽低下了自己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