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东周列国志 (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毕竟人渣学了本事,只会给别人造成更大的伤害。
除了特殊情况之外,例如子路的那些小兄弟就是因为子路的关系被全都收下,想要拜入儒家门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有了晏婴的帮忙,李云泽在临淄城内收儒家学子的事情,进展的很是顺利。
不仅仅是临淄城与四郊,甚至附近城镇乡里得到消息的人,都有赶路来报名的。
总有人认为古人傻,其实古人一点都不傻。
他们很清楚的知道,在这个时代里,想要改变命运达成阶级提升,学习知识是最好的途径。
毕竟投胎的时候没投到富贵之家,这是无法选择的先天之失。
可长大之后还不努力爆发,那就是后天沙雕了。
只不过,想要通过学习知识改变命运的人太多了,可能教授知识的地方却是有限。
诸子百家虽多,可收取门徒却是严格的很。
因为资源有限,只能是集中资源培养真正有天赋的弟子。
别说百里挑一了,那都是千里挑一乃至于万里挑一。
像是李云泽如此这般广泛撒网的,天下间别无分号。
野正是因为如此,来报名的人实在是太多。
通过晏婴的关系,李云泽借用了一处齐国的军营做考场,用了十余日的功夫,方才从众多报名之人中挑选出来了三百出身齐国的学生。
从这一点上看,齐国的国力的确是远超鲁国。
李云泽在鲁国待了那么久,也不过才收了二三百的学生,可齐国这里半个月就收到了三百人。
这不仅仅是人口上的差距,更是国力上的差距。
识字的人更多,身强体壮的人更多。
这些学子之中,多为孙武这般齐国各大家族的旁系庶出。
他们大都接受过基础教育,可因为出身不高不可能得到家族的支持与重用,至于说继承家业什么的那就更别想了。
所以想要出人头地,就得求学外出去别的地方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