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电影

字:
关灯 护眼
八哥电影 > 逐梦华娱 > 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戏(三)

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戏(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昏暗的灯光下,小五用头蹭了蹭老人的腿,见老人情绪好转,便趴在老人脚下,继续吃起了自己的晚饭,老人眼神中满是追忆,轻轻抚摸着小五的毛发,开始讲述起他和小五,还有志强、老杨之间的故事。

“小五其实是我战友的名字,那时候,志强,我,还有老杨,是一个村的,也在一块儿读过小学,我们进连队之前想着多杀几个敌人,可一路打一路败,我们也一路撤,那时候,那帮八格牙路武器装备比我们好太多,还没开始打,对面的飞机已经在我们头顶了”

“我们不怕死,怕的是没有希望,那时候整个连队除了一腔热血,剩下的,只有绝望那一晚,我记得很清楚,所有人都记得很沉默,因为不出意外的话,第二天就会和敌人决一死战,后来,连长下令连夜撤离,把所有的地雷都留给八格牙路们”

“可敌人不仅有更好的装备,也比我们训练更久,夜里他们悄悄地摸了上来,先遣部队全都装上了消音器,你知道吗,那时候,我们整个连队,只有两个消音器,前面的人像是割麦子一样倒下”

听到这里,顾北也不由得红了眼眶,拳头在不知不觉中拽紧,似乎感受到了那种无奈与苦涩。

老人语气放缓了下来,目光再次展现了白天顾北见过的那种复杂和纠结:“我们三个经常是在一起的,志强是最先开始害怕的,他打完了子弹,躲在战壕里哭了起来,他说他想回家,老杨和我也很快把子弹打完,哭了一会儿的志强弯腰站了起来,拽了我和老杨一把,他就先跑了,这个时候,最怕有人开头,我和老杨跟在了志强后面”

“哪是那么容易就跑了的,敌人不是瞎子”张志忠老人说着说着,又红了眼眶,“是小五掩护的我们,他是大学生,牙是队里最白的,小五也是连队里最爱笑的,他发现我们当了逃兵。”

“遇见他的时候,他一只脚已经动不了了,脸上沾满了灰尘,只有那牙是那么白,小五没有怪我们,还大声让我们快跑,他自己则举起枪给我们打掩护,那时候我们什么都不敢想,一个劲地往后方跑,跑了四五分钟后,我往后面回头看了一眼,正好看见小五被那帮狗日的打中”

“我不该跑的啊不该跑的”老人自责得锤起自己的胸口,眼泪终究还是决堤而下,“我应该和他们倒在一起的。”

顾北看着面前这位骨瘦嶙峋的老人,心中有点隐隐作痛,这不该怪他的,顾北从拿到手的资料里很清楚的知道,老人即使不走,和敌人去拼刺刀,也无济于事,那个连队还是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我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我们终究了跑了,没受一点伤,可也没带一点粮食,路上渴了,我们就喝露水、溪水,饿了,实在找不到吃的,就啃树皮,走了半个月,好像是到了山西,我们终于是看见人了,是一群逃难的老百姓,那时候,我们的衣服早换了,都是路上捡来的,他们捎上了我们仨,还分给我们粮食,他们是一群好人,可好人,谁又想背井离乡呢。”

“路上,我们仨很少说话,就是经常做梦,我老是能看见小五那张布满灰尘的脸,还有两排大白牙老杨和志强也经常做梦,都是战场上的人和战场上的事一路走,我们遇到了一支前线撤离的队伍,他们不认识我们,我们也不认识他们,可看见他们身上的衣服,我们都躲着他们,藏起来,不让他们看见。”

“到了一个小镇,我们熬不住了,问了好久,才找到上级的联系方式,把连队的事都说了,还有三个逃兵的情况也说了,接电话的首长沉默了很久,我们能听到那边敬礼的声音,这声音我们在熟悉不过了,以前,每天都会萦绕在耳边。”

老人的目光化为追忆,似乎在连队的时光对他来说才是最有意义的。

“长久的沉默之后,首长挂了电话,我知道,他是看不起我们,其实,我们也看不起我们自己。”老人似自嘲般笑了笑,“志强和我一样,也姓张,我们村里大多都是姓张,最先开始害怕的是志强,最先跑的也是志强,而最先返回战场的,依旧是志强,在首长挂断电话之后的几个小时候,志强偷偷跑了,跑回去打鬼子,之后我再也没听过志强的消息。”

“那您和那位杨爷爷呢”顾北此刻只想知道后来的事情,追问了一句。

老人悠悠地叹了口气,道:“后来,老杨在半路上生了病,在那种情况下,找不到医生给老杨治病,病情一天天的恶化,老杨终究是倒在了半路上,也没能等到我们胜利的消息。”

“那您呢你没想过回去吗在抗战胜利后回去。”

“回不去了,回不去了啊”张志忠老人喃喃低语,让人很难听出话语里的感彩,“我想过死,可没死在战场上,我不甘心,我想过回去,却无颜面对那数百亡魂,或许等着他们把我抓回去,枪毙,我才能真正的安息。可这一等,就是五十多年”

老人的故事讲完了,顾北心情也很复杂,三位逃离战场的老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收到过内心的煎熬,而面前的这位老人,更是被这责难了半个世纪有余。

老人的故事讲完,趴在地上的土狗小五似乎有所察觉,亲昵地蹭了蹭老人的小腿,夜也渐渐深了,不知不觉中,土灶里的火只剩下了一堆灰烬。

两人没再深聊,各自睡去,顾北终究还是留宿了。

翌日,顾北又和老人聊了很久,这次不再是关于小五、关于志强和老杨的事,而是关于那群逃难的老百姓的事,打开心结的张志忠说得很详细,或许那段岁月早已经铭刻在了他的记忆深处,知道生命消亡的那一刻。

下午时分,老人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行李,带上小五,就跟着顾北去了市武装部,亲手接过来了那一份等了大半辈子的“谅解书”。

老人想回家,去看看弟弟还在不在,也去看看弟弟的后代,然后去找找志强的消息

“张爷爷,我想把您说给我听的故事,跳一部分写进剧本了,拍成电影,可以吗”

此行之后,顾北对新剧本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准备把这段故事安插进去,所以在分别之前,开口征询了一下老人的意见。

“拍成电影”老人似乎对电影并没有多少概念,思索了一会儿,说道,“现在又不打仗,你拍这个干什么”

闻言,顾北沉吟道:“有些事我们这些后来人没经历过,但需要去铭记。”

老人没有说话,而是把目光望向了远方,思索着什么,良久,突如其来一句:“我这一辈子都没结婚,也没什么后代,你能叫我一声张爷爷,之前,我一直说,别叫我爷爷,我不是你爷爷,现在,我能厚着脸,认你做干孙子么让我也了了一桩心愿。”

说实话,顾北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毫不犹豫地叫了声:“干爷爷”

张志忠虽做过错误的选择,但也曾一身戎装,保家卫国,这一声“干爷爷”,顾北心甘情愿。

“诶好好好”正如老人所说,了却了一桩心愿,张志忠接连说了三个好字。

“小北啊,这电影你随便拍,以后啊,也不用你来看我,自己好好的就行。”

顾北微微一笑,没有说什么,以后铁定是要来看望老人家的。

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也是时候去拜访下一位老人了,听下一段故事了。

一路走来,顾北脑海里的故事也逐步完善,或许回到北平的时候,顾北就知道该怎么动笔了。

故事里顾北准备让镜头从一张张表情各异的逃难者脸庞上扫过座位开始,最后同样以一个镜头扫过一张张脸庞收束。

单线叙事,以时间和对话推动情节发展,逐步告诉观众队伍里三个行为怪异的人是战场上的逃兵,其中一个在经过一个小镇之后返回了战场

这只是故事的其中一部分,顾北也是确定了这一个,这一路走访下来,听到了太多的故事,顾北想写的很多,但一部电影就那几个小时,还是需要时间去斟酌

而一个电话,也打破了顾北继续探访的节奏,甚至把顾北引入了另一个环境,那里很简单,也很复杂,而就是在那里,顾北把整个剧本完成了

那是一位已经退下来的老帅的电话,对顾北说了很多以前的事,也正是因为这位老帅,顾北也才改变了自己的计划,踏上另一番征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