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 11 章
汉代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也不过比始皇帝小三岁。
但《伤寒论》的作者张机也就是张仲景已经是东汉时人,距离现在四百多年,这四百年间的医术发展足以拉出天堑般的差距。
菟裘阅又说道:“你放心,此方我已叮嘱郎中保密,他家乃是樊家世代供奉的行医世家,绝不会言而无信。”
菟裘鸠顿时明白,应当是樊氏娘家的家庭医生。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若是真有用,便是说出去也没什么,能治病救人就是大功德。”
这本来也不是他发明的方子,他没什么可藏的,虽然可能有些对不起张仲景,但医者仁心,想必就算他知道了也会欣慰于这个药方能够救治更多人命。
菟裘阅一怔,继而感慨:“二郎竟有如此心胸。”
这哪里像是没读过书没见识的小郎君?
就冲这一份心胸,他就觉得菟裘鸠将来前途必然差不了。
不过他还是说道:“药方来历毕竟无法言明,是以暂时封存,等找到合适时机再说。”
菟裘鸠一想也是,便乖巧点头,决定听从菟裘阅的安排,反正对方不会害他。
说话之间药已经煎好,樊氏过去亲自喂了药,又守了许久,却并没有等到儿子醒来。
第二天菟裘彦还是没醒,菟裘阅需要去上差,樊氏在家里心神不宁,思来想去索性找了件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教菟裘鸠认字。
对于认字这件事情,菟裘鸠还是很积极的。
只是等他过去便发现樊氏拿来作为教材的竹简竟然是《日书》。
所谓《日书》就是这个时代人们参考时日吉凶宜忌的书籍,简单来说就是这时候的老黄历。
只不过,当下人们对于这些比后世信奉得多。
菟裘
鸠对自己的认字教材颇有些哭笑不得,他知道这年头没什么启蒙书籍,但秦以法治国,法乃是根基,在加上菟裘阅又是文无害,属于司法机构官职。
他原以为自己识字的时候应该是用法律书籍,没想到竟然是《日书》,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表现的太神神叨叨,让樊氏对他有所误会。
不过他也没觉得什么,只要能认字就行,《日书》作为民间流通的书籍,没准反而更适合作为教学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