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重大发现,预测重光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两个小时过去,苏哲终于在粒子探测器收集的原始数据中找到了他想要的案例。
一氢原子在离子束的撞击下脱离了光学镜头镜片的表面,之后氢原子吸收了波长1.25纳米的X射线,接着释放了波长0.02纳米的X射线。
看到这个案例,苏哲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喊:“对!能找到就对了……我搭建的模型是对的。”
兴奋了一会儿,坐下后仔细研究这个时间段的原始数据。
他将这个时间段全频段电磁波接收器和粒子探测器两者收集的原始数据综合到一起,分析、还原氢原子吸收米的X射线的全过程。
从而将这个过程和他搭建的模型做对比。
一开始,苏哲挺高兴的,因为原始数据和他搭建的模型相符,氢原子吸收波长1.25纳米的X射线时间长于氢原子释放波长0.02纳米的X射线的时间。
这好理解,毕竟波长0.02纳米的X射线能量强度要大上不少。
不过他发现,他搭建的模型算出的波长0.02纳米的X射线的持续时间比实际的原始数据算出来的时间短。
持续的时间不同,说明氢原子释放的能量有差异。
现实中比模型中,氢原子通过波长0.02纳米X射线释放的能量要多些。
当他看到氢原子的运动轨迹后,他不淡定了。
在氢原子释放波长0.02纳米X射线的时候,氢原子运动轨道发生了一丝丝位移。
关键的是,方向和波长0.02纳米X射线的方向相反。
这……这太不正常了。
不理解的他将原始数据再次排查了一遍,完全没有找到影响氢原子运动轨迹发生位移的因素。
他根据实际收集的原始数据,计算发现,波长0.02纳米的X射线多释放的能量和促使氢原子发生位移的能量基本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