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大学报到
边月冰出资给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份礼物,包括桃片、榨菜、方竹笋跟板鸭。
假期中,刘仁贵收到了几封信,都是转交刘晓玲的。
来信的都是刘晓玲初中的同寝室小姐妹,都考上了中专。说是到了学校后再给刘晓玲新的联系地址,顺便还询问刘晓玲这次考试的情况如何。刘晓玲一一做了回复,告诉她们自己已经被魔都某校录取,今后多多联系等等。
知道小姐妹情况都好,刘晓玲也为他们感到高兴。
接下来又给刘玉霞写了封信,告诉她自己的情况。
刘玉霞现在已经在一家供销社工作,虽说是售货员,但那时的售货员待遇好,地位也不低。
学习四人小组跟苏丽丽离开了渝都各自回家。刘晓玲开始去魔都前的准备,就是在平台上大肆收购这时魔都的各种票证。
卢俊说去鲁省见过父母后还要回京城一趟,估计会耽搁很长时间,现在果然没能赶上送刘晓玲去魔都上学。
1965年8月26日,刘仁贵请假送刘晓玲去魔都上学。
这个时候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买,去异地读个大学,褥子被子和换洗衣物脸盆脚盆都得自己带上。
两
个人手里拿得都是满满当当。
在渝都朝天门沙嘴码头上了船,找到舱室床位后,终于可以把东西放下,两人这才松了口气。
“大女子,这回可算是真的跳出农门了。”
放好东西,两人来到甲板上聊天。
船是长航公司的客船,沿途只在宜城、武邑等大城市停靠,其余时间昼夜不停。
有上一世的经验,刘晓玲不顾刘仁贵的拦阻,坚持购买了二等舱,住在了甲板上的客舱。白天太阳出来,甲板上都烤得炙热发烫,全靠房间里的电风扇降温。三等舱票以下的旅客混居在甲板之下,里面空气污浊、闷热,平时又不准上甲板影响水手的操作。几天几夜下来,多少人都受不了。
这时候沿江没有开发,绿水青山都还是原始的风貌。甚至两岸猿声的情景都被复原显现。
然而炎热终究打败了刘晓玲父女开始的新鲜劲,后面的路程颇感无聊和难过。除了上午和晚间在甲板上晃悠一下,一般都不出房间。
好在两人都不晕船,就这样,当两人经过趸船晃动的跳板脚踏实地后,才又松了口气。
“老刘,你去坐3路和16路车。”同舱的旅客老范再一次跟刘仁贵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