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方老师,时代变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原本诗词对故人的怀念之意,瞬间变成了对生死看淡的豁达,结合一下古代男人三妻四妾的习俗,似乎,合情合理啊!
妙啊!这不但是词意变了,连人设都变了。
从一个十年哭坟的忠贞好男人,一下子变成了风流不羁的在老婆坟前蹦迪的大渣男了....
看着再次满堂彩的王世风,方伟民越发郁闷。
该死,早知道不提前说答案了。
谁特么想到,王世风连黑白都能颠倒过来....
可恶,难道是自己的底线还不够低?
我再想想办法....
方伟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这要怎么圆。
“方老师,这句词,你觉得改动了意境吗?”王世风笑着问道。
方伟民越发头疼“勉强算是改了吧,不过古诗词你这么改动,简直就是糟践瑰宝,不妥不妥。”
“方老师,咱们就事论事,不要说没用的,古诗词本身就是词作者抒发自身观点的一种方式,诗词真正的意义在于能够从古诗中领略几百甚至几千年前古人生活的状况,以及古人的所思所想,换而言之,无非就是用用文言文写日记。”王世风不急不缓的说道。
听王世风这么一说,观众忽然间豁然开朗,原来古诗是跟日记差不多吗?
怪不得杜牧老先生招聘..啊不,祭祖都要写首诗。
这么一想,自己要是现在开始写日记,几百年后是不是也有可能收入课本?
那以后可得好好写日记了,争取写长点。
但是这句话在方伟民这种自诩知识分子的大师耳中,那就是格外刺耳了。
诗词这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跟日记相提并论!
这是有辱斯文!
“王老师这话说的就有些数典忘祖了,古诗词都是老祖宗们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其价值值得我们用毕生去探索和钻研,你用日记来比喻,这太不尊重古人了。”方伟民大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