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敌人还是朋友
第二天全家人租了两辆车,送姑姑母女到运市机场,在候机楼前,思思抱了抱张喆,姑姑抱了抱张平安,就拉着行李进去了。
张喆回到了家里,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就去了学校。
还有八天就要高考了,张喆把自己扎进了题海里,熟悉着高考的环境和时间。第五天的时候,学校就放假了。
这是这些高考的学生最后的假期,三天后,决定命运的高考就来了。
张喆在这三天里,每天在考试的时间里开始做题,他不想因为这三天的时间打乱自己的节奏。
最后一天,张喆去看了考场,是一所小学。
张喆看了看,觉得没有必要,就自己在县城里转了转,放松一下心情。对于高考,他还是挺期待的,特别是张田昕给他讲了大学的生活,他心里就一直向往。
高考开始了,张喆走进考场,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拿出了文具和身份证。
第一门是语文,张喆轻车熟路,看着这些熟悉的题目,他直接翻到了作文,研究了一下题目,在大脑中罗列了一下大纲,就开始写开了。三十分钟解决战斗,翻到了前面,就简单了许多。对于注重记忆的张喆来说,语文就是强化记忆,然后不断重复熟悉。
第二门是数学,张喆把开始当成了平时做题,一道接着一道,草稿纸都没有用多少。一个小时做完后,他又返回来开始验算,二十分钟后,他放下了笔。开始清空大脑,打乱自己的惯性思维,又检查了一遍。直接交了卷,不顾教室里的眼神,大步走了出去。数学是最公平的科学,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在那里就是耽误时间。
第三门是理综,张喆开始了自己最擅长的专业,理综的难度比他平时做的题要简答,有着数学做基础,基本不需要计算,他比别人要快上许多。做完后之后,他等到交卷时间又提前交卷。这对于一个高考生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但是张喆非常有信心,监考老师以为这是一个学渣,但是看到张喆的答案后,嘴巴都合不拢了。
第四门是英语,听力开始后,张喆感觉语速很慢,比起古婉丽和思思来说,差了点意思。有了思思报刊的积淀,张泽做起很多人头疼的写作来,得心应手,引用了大量的英语名句。英语他根本不需要检查,此刻的他,竟然连语法还没有搞清楚。当你熟悉一门语言的时候,张嘴就来,完全不需要考虑语法。
到了交卷时间,张喆交了卷就出去了,大家都见怪不怪,这个拿高考当作儿戏的人,多半是学渣。
出了校门,张喆步行回家,小县城本来就没有多大,走了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小区,回到家里,张平安夫妇,岳父岳母,还有娟都在家,他们看到张喆提前回来了,一脸轻松,就没有问考得怎样。其实心里都想问这个问题。
对于张喆来说,他的高中结束了,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大学。
走进书房,张喆拿出高数,继续学习起来。高考对于他来说,已经做到了日常,不能因为高考影响他的生活节奏。
晚上的时候,岳父难得下厨,作了几个可以媲美大厨的硬菜。张平安则做了张喆最喜欢吃的拌菜。大家难得能够围在一起吃饭了。
岳父还打开了孙家栋送的三十年青花汾酒,给张平安还有张喆倒了一杯。
岳母不高兴了,“你个老头子,老糊涂了,怎么能够让孩子喝酒。”
“什么孩子,张喆是成年人了,能够喝酒了。这是孩子的成年礼,你懂什么。”岳父把酒杯放到了张喆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