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善恶谁为首
从古至今,人类出生所包含的善恶观点一直就是各代学者所争议的问题。孟子提出性本善学说,而荀子则提出性本恶学说。可是到底谁才是正确的,几千年来,似乎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就目前看来,性本善好像更能让人们所接受。人就是这样,条件的会选择自己心中所希望的那一个可能。
下面,我将着重讨论于这个性本善恶问题,也就是本章名:善恶谁为首,所以到底善恶谁万物首呢?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好像一幅壮丽的血泪史,刻进了历史的长河里,忘不掉也抹不去。
人类是一种动物,动物的天性是什么?是善还是恶。人总归还是属于动物的,不过我们自称高级动物,智人。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骄傲自满的表现,当某些人类先贤望着茫茫宇宙的时候,是否会追问自己一句,我们真的高级吗?我们真的是智人吗?当然这是题外话了,继续说回动物。我们可以发现,大自然中的大部分动物都是嗜血好战的,我们可以把他归类于恶,但虎毒不食子,这就应该归功于善了。所以在这里我们应该思考,善恶是天性吗?是否生来就带着?好像不是这样的。
在我看来,人类,也就是动物,我们其实都是一样的,生来这个世上之时,如一张白纸,而我们生存的环境也就是一支两头分别是善恶的笔。当我们出生在一个文化思想高度发展的社会,这时候这支笔善的那头就会开始倾斜,缓慢的在这张白纸上书写着,而当我们出生在一个战乱且文化思想破碎的社会,恶了那一头也会有同样的作为。这是最终的结局,也就是和环境有关,即使我们人类现在作为地球的绝对主人的同时有着高度发展的思想,依然可以承认这一个公理,那就是当所处的社会有一天将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把刀子刺向同胞刺向那些辜且善良的人。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当然,环境的条件下将拥有另一个条件,那就是同时身在一个比美好的社会,但是也会产生善恶两种不同的人,这一种例子的成长点依旧是在环境,但是在这个时候大环境也就转变成了小环境,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一个班级,或者是一群好友,也或者是你的恋人。在这世间除了你自己外,所有人都是你这支善恶笔的优先执笔人,而当你自己成为执笔人的时候,你也一定是属于涅槃重生的那一行列当中去了,所以在这里就引申出来一个最高级执笔者,那就是思想。从古至今,思想可以渡化死刑犯,也可以教化浪荡子,这并非他们人性善恶之本,而是思想的转变。所以思想有好坏,一切的思想都可以把一个恶的人转变为善,也可以把一个善的人转变为恶,所以我不太支持性本善恶这场斗争。
其次就是同时处于一个比黑暗的社会,也会出现善良得如同白月光之人,这又是为何?是他们性本善吗?非也。当他们所处的大环境也就是社会为恶的代表的时候,就要看他所处的小环境的善恶,也就是他的父母,他的老师,朋友以及他所接受的教育。从而这一切的演变会转化为思想,也就是最高执笔者———思想。而当思想所选择的善恶,也就是你一生中最高的思想标准,这是和你的生存之本以及精神标准所挂钩的。所以你会看见在社会上有的人喜欢草菅人命,坏事做绝,天理难容,可当他受到法律的审判时非但没有一丝悔改,反而是觉得自己坏事做得不够多。也有很多人为了人类的发展和幸福,牺牲自己,甚至有些人尸首不全,可在死前的最后时刻,他们谁又有着一丝丝的悔意呢?没有的。所以思想的选择也就是精神的最高标准。
在这里又可以引申出一个新的观念,那就是人性的善恶也会受到善恶反馈的影响。怎么理解这句话,举个例子,当你从小出生从记事起,你的身边就是杀人强奸,视生命如蝼蚁,这个人长大后极大可能会是成为一个恶的人,而那极小的可能也只是存在与他后天突然接触到一个善的世界和一群善的人,从而思想选择了为善。而当你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家庭友爱邻里和谐的环境里,你长大后也极大可能是一个善的人,而这里也有极小可能成为恶的人,那就是在后天接触到一个恶的世界和一群恶的人,他也会逐渐转换成为一个恶的人。归根结底也就是思想的选择,当善在思想里战胜了恶那么就会产生善的本性,反之则会产生恶的本性,也就是当你受到这个世界的反馈是善意大于恶意时,本性则善,反之则为恶。
说到这里,我也不得不解释一下了,也就是刚出生没有任何精神思想的幼儿时期,这时候的善恶分别,这世间也有着各自善恶的婴儿,这里,又当如何定论。因为性本善恶学说本来就着重于一个本字,也就是相当于婴幼儿时期,这里我认为则是随机性,善恶在没有夹杂任何精神思想上的因素的时候,我只会觉得这是一场博弈,也就是等同硬币法,在你出生时,上帝替你抛了硬币,正为善,反为恶,不过这世间善恶的婴儿数量一定是对等的,也就是两者之间,相互制衡。而在这个时期的善恶其实也没有那么多重要,他没有所谓的决定权,而是一场没有下注的赌局,论牌有多漂亮,也都是效的,因为这场善恶同思想的选择毫挂钩,我不敢保证一个刚生下来几天就知道亲妈吗的婴儿长大后就一定是一个性本善之人,我也不敢保证一个刚生下来几天就会去打妈妈的婴儿长大后就一定是一个性本恶之人。所以在善恶谁为首这里,我的答案是世界为首,善恶左右相等,相互制衡,这才有了世界的平衡。
人类在一个和平年代,总是希望着每个人类都可以是善良的人,而当你身处在一个动荡的年代,或许你会想着成为一个恶人,说到底一个单独个体的人类的一切本性都是在满足一己私欲,即使你这个私欲是为自己还是想为人类谋发展,论其本质,这就是前文中所提到的绝对精神体验了,这里没有事情的善恶伟大与渺小,全都是为了寻求精神体验,也就是本心,你敢说为一切不自由之人谋自由的人是绝对伟大吗?也不是的,当他看见一切不自由之人重获自由身,他的精神体验是幸福的,而绝对的伟大则是牺牲自己对于幸福的一切选择权,总之我不太喜欢追求绝对这个词,人类文明里根本没有真正的绝对,论是善恶,还是正义,都没有绝对的,就如同一个圆圈,永远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圆圈可以出现。
这一切的善恶在它在你身上出现的时候,其实都有一个对立面悄悄的被你放在心里,也就是可能有些恶人对父母非恶,而是保留一些善心,而有些善人则又对某些事物抱有恶意,这也是潜藏起来的恶心。所以人类社会中,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这也是一种不存在的社会,一种除非由神明领导的社会。所以在你表面上所表达的意思之外,还有相对立的另一种意思给你藏在了心里,所以善恶之间,就如同白天黑夜,有的人喜欢在白天睡去,而有的人则钟爱黑夜。
善恶本同源,称重都两斤。人类的幸福本质上是希望天下大善的美好社会,所以我们只能努力的把大环境先变成一个善意的世界,紧接着尽量做好本身,让自己为善,成为某些人的小环境。同时,一个文明之所以可以进步,不是只接受我们所需要的而排斥我们不需要的,这是不对的,我们应当同时正视善恶,因为当这个社会是一个完全为善的世界,你仔细想想,这个社会不让你感到可怕吗?人人友善,没有一己私欲,对亲人和陌生人同样美好,在某些生命的交点的事件上,在某些事情的选择里,我在这个完全为善的世界里看到了破碎。一个本质上不存在的社会,只能向往,而当他真正成为现实的时候,也就是丧钟鸣响的时候,所以在某些时候,我们需要法律的手段来让那些性本恶之人变得伪善起来,用这样的手段来达到一个限接近于完全为善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其实就是人类所最需要的。
人类的文明里是没有善恶的先后的,它们同溯同源,就像男权女权之争一样,其实没了任何一方,都是一个物种的毁灭。我们只能希冀着这个社会上除了善的人就是伪善的人,这也是个美好的社会,所谓伪善就是他们虽然会为了一己私欲,但他们却不得不遵守法律规矩,从而避免发生很多大恶之事,长期之下,即使内心有着一颗本恶的心,可他也会习惯于这个大集体的善,从而不会暴露在阳光下,而当世间存在的恶依然存在,却不会时常暴露在阳光下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或许又该提到,为什么善恶里人类会选择了善?这个不是全人类的选择,虽然大部分人类的心声都是善大于恶,但在某些例如掌权者,某些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别人的生死的这类人心里,他们作为人类,选择的会是善吗?答案是具有可能性的,不可能绝对是选择善。在一个物种里面,一方面的选择碾压式的大于另一方面,这就是真理,哪怕这不是世界的真理,可这永远是这个物种的真理。
我们人类啊,不应该去纠结某些已经成为定论的事情,也就是性本善恶之类已经存在了的问题,我们应该更多的去考虑这些问题所带来的某些影响,再由这些影响所带来的某些剧变,从而思考某些与之匹配的解决方法,这才是一群高等动物和一群智人应当去思考的问题,在地球之外还存在着许多的未知,我们应该探寻未知,而非争论已知。
善恶谁为首想必大家心里都有了答案,在全人类心里,善为首,而在个体的“小”里,两者皆有,这就是世界的规矩,也是这个物种的规矩。最后,祝愿我们人类的发展如星火燎原能在已知的结局里,尽量倒在限靠近在这个结局的地方,如星火般滚烫,如宇宙般辽阔,如你我般,心有血肉,感动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