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3章 清末之吾辈爱自由(23)
1872年,9月12日,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漂泊,乐景他们终于看到了美国大陆。
短短25天,船上的学生却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他们已经适应了颠簸的船舱,暴风雨时也可怡然自乐,当大多数教员还在思念华夏菜时,他们已经可以津津有味品尝西餐了。
围观这些变化,乐景感慨不已。
这就是少年的好处了。
因为年轻,所以他们不受传统思维束缚,勇敢无畏,容易接受新事物和学习新知识。
需要变革的时代,就只能是年轻人的时代。
这次挑选的留学学生,毫不夸张的说都是一些天才少年,是顶尖的精英,他们才智惊人,学东西快,无论将来从事什么领域,都将成为翘楚。
此时的美国,刚结束了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此时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
这是移民者和冒险者的天堂,也是不少人梦想中的乌托邦。
现在,乐景和这些远道而来的年轻人们来到美国,又将在未来掀起什么样的风浪呢
顾图南和季鹤卿望着越来越近的海岸线,目光中除了喜悦,又多了几丝不确定的胆怯。
美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他们会欢迎他们吗
他们在美国的学业能否顺利进行下去呢
孙越把30名清国学子召集起来,从箱子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华服,命令每个学子都要换上。
他说:“我们虽然是来求学的,但是不可让洋人小看,等会儿下船,每个人都要挺胸抬头,让洋人好好见识一下我大清国威。”
乐景抖开了孙越准备好的衣服,是蓝绉夹衫和酱色绉长褂,再搭配上配套的缎靴和锦帽,在大清国内的确称得上是华服了。
可是在美国,这些就是不合时宜的奇装异服。
当然,这些还可以用异国风情来解释。
乐景摸了摸脑后的辫子,在心里叹了口气。
他可以想见这根辫子会给他们引来多少歧视了。
远渡重洋而归的明轮船停靠在了码头,美利坚大陆向他们徐徐展开神秘的面纱。
孙越和几个教员在前方带队下了船,身后是排成两列左顾右盼的好奇学子。
季鹤卿惊愕的睁大眼睛,又敬畏又不可思议的环顾着四周的高楼大厦,“好高的楼”
被季鹤卿称为“好高的楼”不过五层楼高,楼高不过十几米,可是却让这些清国最顶尖的少年天才们震撼不已。
码头上人来人往的外国男女也发现了这群模样奇异的来客。
他们围在乐景他们身侧,带着好奇的目光对他们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她们是谁”
“好滑稽的裙子”
“哈哈哈,你们看她们的头发,像不像猪尾巴”
于是就有人高声问他们,“女孩你们从哪里来”
学生中有那英语较好的,早已气红了脸,大声反驳道:“我们是男人”
“我们是从清国来美利坚学习的”
可是这份辩解却引来更大的哄笑声。
工人们笑道:“你们国家的男人都留着猪尾巴,穿着娘们的裙子吗”
“清国果然是个野蛮落后的国家。”
学生们脸色气的浑身发抖,想要骂回去,却被教员喝止了。
“休要做泼妇姿态不过一些地痞无赖罢了,与他们计较有辱斯文”孙越轻蔑地看了一眼那些放肆蛮夷,冷哼一声。
“你们就是清国来的大人们吧。”一个瘦小的中国男人从人群里钻了出来,“我是谢局长派来的向导,我叫周大。”谢局长全名谢笙,留学事务局的局长,也是这次公派留学事件的主要发起人。
“请诸位跟我来,我来领你们去火车站,我们接下来将坐火车,横穿美美洲大陆,然后抵达美国东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谢局长正在那里等待诸位。”
火车
这个陌生的词汇引来一片诧异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