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结盟之书
陈行熙向后躲了躲,问道:“看到什么了?”
王尔山神秘一笑,说道:“我和萧寺一抬头,看见天上正有四个人!”
陈行熙大惊:“怎么可能!”
王尔山撇撇嘴:“我一猜你就不信,你问萧寺!”
陈行熙目光看向萧寺,萧寺点了点头,说道:“尔山说的是真的,当时我也怀疑自己的眼睛。我们一抬头,天上确实有四个人,离地怎么说也有两百米吧。四个人都张开着降落伞,也不是一直悬浮,就像是……风筝一样,借着风,在天上滞留着。”
陈行熙瞠目结舌。
莫不是,他们得到了什么特殊的装备?
不,不对,他们都开着降落伞,说明他们没有落地,怎么可能获得什么装备呢……
那就是……
他们当中某个人拥有特殊的天赋!
天赋是可以带进训练系统的,这一点陈行熙和陈行烨刚高一的时候就知道了。这比赛系统,与训练系统一脉相承,在这里也可以使用天赋,兄弟俩的鹰眼在这里大显身手,丝毫没有限制。
这么看来,那四个人当中,多半也是有人拥有飞行类的天赋,其他三人跟随跳伞,所以四个人都能飞在空中。
陈行熙焦急地问:“后来呢?那四个人怎么样了?”
王尔山:“我当时拿出了我的重炮,想要试试能不能打中那一队,虽然距离有两百米以上,但我还是想试试。没成想,我刚把炮台架起来,远处就响起了一阵枪声,是狙击枪的声音,一枪就打中了天上的一人。开枪的那个狙击手,肯定有八倍镜!不然根本不可能射得那么准!”
“天上那一队人发现自己人被击中了一个,不敢在天上继续做活靶子,开始慢慢螺旋下降,落地以后,由于没有子弹,他们无力反抗,只能拔腿就跑。而那个狙击手,明显没有放过他们的意思,狙击枪不断攻击着他们。当时,我就拿出了这个!”
说着,王尔山手上光芒闪动,出现了一个黑色的双筒状物体,正是一个望远镜。
陈行熙大惊,从王尔山手中抢过军用望远镜,放在眼前试了试,说道:“可以呀!这个望远镜的可视范围很远,一点儿都不比八倍镜差!”
王尔山骄傲地说道:“这个望远镜无法装配到我的手炮上,但是我可以用望远镜目测距离,用眼睛来瞄准!”
无论是在训练系统还是在现实世界,枪械的倍镜都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最神奇的就是,只要你把自己的适能灌入倍镜所在之处,将其催动起来,那么,只要你还睁着眼,无论你是否贴近倍镜孔,甚至是当你把枪械指向身后的时候,你都可以在脑海中感应到倍镜正对着的方向的视野。
也就是说,你把自己的狙击枪扛在肩上,八倍镜指向身后,你依旧可以连接倍镜的视野,通过倍镜,感应到身后几百米外的动向!
枪械是适者的精神与适能所具现,神魂相通,配件安装在枪上,与配于人身无异,因此,适者才能玄之又玄地借由倍镜,观察另一个方向的事物。
望远镜看得再远,无法安装在枪械上,终究也是没有自己的瞄准镜用起来顺手。
陈行熙有些好奇,凭借这么一个望远镜,用眼睛来瞄准,战况究竟是如何。
都不用陈行熙主动去问,王尔山就十分嘚瑟地说:“就这样,我透过望远镜看着他们,手上调整炮口的角度,一炮过去,我就淘汰了他们一个人!”
王尔山具现出了手炮,他的手炮与林鸽畅不同,是重型手炮,一召唤出来,便稳稳地落在地上,架成了一个炮台。
这重炮,陈行熙之前在灾变前军事兵器类的书籍上看过,形状比较类似于斯托克斯战壕迫击炮。
立地式,看着那粗粗的炮筒,陈行熙感觉自己的热血也沸腾起来,十分激动地问:“你打中了那个狙击手?”
王尔山一噎:“不是……我瞄准的是那四个没有装备的人。”
陈行熙愣住了,吐槽道:“你看你这点儿出息!”
王尔山叉起腰:“你懂个屁!我这是策略!攻击狙击手多危险啊?万一被他发现了我们,我驾驭着重炮,移动不便,那我不就是活靶子嘛!被他狙死我找谁说理去?还不如和他一起攻击第三方,这样我们短时间内还不至于起冲突。”
擅长使用狙击枪的高手,一般都是听到枪声就能判断开枪者的位置的。不过也有一种例外的情况,那就是重型的手炮。重炮炮声震耳欲聋,这么一听,只觉得某个方向炸雷一般的巨响,鬼能判断出具体的位置?!
王尔山危机之时的策略是没有错的,和狙击手一起攻击第三方,狙击手一时半会儿判断不出重炮的位置,只能继续攻击当前的目标,因此王尔山和萧寺会相对安全许多。
王尔山:“我的重炮和那个狙击手单发狙,一起进攻,我淘汰了一个人,那个狙击手淘汰了两个,一发子弹穿透两人,双杀!那个狙击手属实厉害的紧!
杀人之后,也不知怎么的,我就感觉头晕目眩,特别难受,满脑子都是那些红色的血液……”
陈行熙解释道:“这是正常的。目前看来,这可能是比赛的规则,第一次淘汰别人的人,会陷入一分钟左右的幻象,满脑子都是恐惧,根本无法继续战斗,只有熬过这一分钟才能恢复正常。”
王尔山说道:“是啊,当时我和那个狙击手一起陷入了恐惧之中,多亏萧寺贴身保护我……”说着,王尔山向萧寺抛了个媚眼,给萧寺恶心得不行。
王尔山:“我和狙击手都陷入了幻象,而萧寺也没有远程攻击的手段,那个队伍最后剩下的一个人,就自己跑掉了。后来,我和狙击手,大概也是同时恢复正常的,他判断不出来我的位置,但是我可是通过望远镜,把他的位置看得一清二楚。为了表示对刚刚并肩作战的谢意,我就把炮口对向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