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简单的镇名,不简单的事情
一场风波在今夜过后拉下帷幕。
或许如田不易想象的那样,大竹峰这一届真的能在七脉会武中取得一个好成绩。
…………
这一日,时一晨一行三人来到一座小镇,镇子的名字很简单、很淳朴,叫大烟囱镇。
镇子的规模不大,是由小山村逐步发展的而成,每家每户都有一座和房子一样高、和大树一样粗的大烟囱。
一条道路从南到北横穿小镇,走进镇子,人声渐渐大了起来。
路旁有些商铺,但更多的,倒是些在路旁两边直接摆摊的小贩,沿街走去,叫卖声不绝于耳。
时一晨同周一仙小环走在这条大道上,走在人群之中,随着人流转向两个不同的方向。
时一晨嘴角渐渐露出些微笑,人间烟火,滚滚红尘,有时候是那么的闲适、轻松。
“铛铛铛铛……”
忽然街道上传来一阵震天响的敲锣声,把走过路过的镇民们吓了一跳。
响亮的锣声就在耳边,大家伙却未见到任何敲锣之人。
铛!啪!
最后一道锣声停息后,忽然听到一道醒木之声,只见一座茶寮之外摆着一张桌子,桌子后站着一名年轻男子。
男子身上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东一块西一块的打了七八个补丁。
只是这些块补丁经过高超的针线技术处理后,变成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印在衣服上显得格外自热。
他披散着头发,头上带着抹额,手中轻摇着折扇,不伦不类的同时又让人看着十分顺眼,正含笑望着围过来的镇民们。
男子嘴里再次发出“铛铛铛铛”一阵敲锣之声,镇民们从未见过这种表演方式,一个个看的新奇,都忍不住驻足欣赏。
啪,折扇收起,男子露出一抹阳光的笑容,拱手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铛铛铛铛,又是一阵锣声敲响。
“各位乡亲父老,大叔大婶,在下洪七,初到宝地,人生地不熟,又没了盘缠,幸好会点小把戏,特在此处献丑。
大家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觉得好看好听您便鼓鼓掌……”
三言两语,场子便热了起来。
镇民们很好奇锣声为什么能从人的嘴里传出来,难道他吃了面铜锣,在肚子里敲的不成?
表演之人自然是时一晨了,周一仙拉着小环去算命,他和茶寮老板租了张桌子,表演的同时也能拉来客人,彼此互利互惠。
今天时一晨要表演的民间技艺名为口技,是一门仿声艺术,用口摹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时一晨准备表演两场,第一场开始后,耳边的声音骤然变幻,听众们只觉得暴雨来临。
雷声隆隆,滴答答的雨点越发急促,伴随着风声,狂风暴雨倾盆而下。
哗啦啦、轰隆隆,呼呼呼,雷雨狂风汇聚成震撼人心的交响曲。
有些距离远的镇民真以为下了大雨,连忙跑回去收衣服。
但他们跑着跑着,迎上了耀眼的阳光,仰头看晴空万里无云,这才讪讪的挠了挠头,脸色涨得通红,悄无声息的回到人群之中。
返回时,更有些人与同样归来的镇民们相视而笑,眼中俱是惊叹震撼之色。
当雷雨声最是肆虐疯狂之时,忽听得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
声音传来的方向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