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致虚守静(2)
张海潮想要去想,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想起。他想,应该是从过年打麻将起,去了那么个牌局,才接触了网赌,接触了网赌,才……可是,自己的处境能完全怪网赌么?自己怎么下的台?自己的下台当然不能怪网赌,应该怪欠债。可是,自己如果不半夜打电话骂领导呢?他是从评选先进集体的时候开始直接挑战领导的,而开始对领导持有不屑态度呢?是在更早的时候。他从刚当上主任那时候就开始飘了,从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狂悖着。他从拉油案发时就开始贪心不足了,从大学毕业就开始攀比,就虚荣心作祟,就没想过安分守己。出身寒门,可悲之处不在于没有先天的近水楼台,而在于后天的自我毁灭。
老杨朋友突然说:“佛讲八万四千法门,你自己状态不对,纵使掌握再多,也只能拿来为害社会。”说完,他给张海潮思考时间,自己静静喝茶。
老杨朋友的话,点醒张海潮,他很是蔫软地说:“好像从最初就是的。”
“小杨给我讲了一些你的事。实话说啊,你真应该好好感谢小杨啊。为什么?唯君子与小人难养也,后面怎么说?”
“近则不逊远则怨。”
“近则不逊远则怨。想想,你距离一个小人还有多远?人到了不管不顾疯咬的地步,你是这样一个人,还有谁敢帮你?不仅如此,你还以一己私利绑架了正义,绑架了公an力,是不是?”
老杨朋友的这些话就像羞辱一般,直接彻底扒出了张海潮的本来面目。张海潮以前没有认真想过,经老杨朋友一说,羞愧得脸直接腾地红了起来。他想,果然是这样,前任yi把手与自己走得近,自己感觉很是良好,现任yi把手现任书记上任后,自己没了特权,进而产生了很多怨气。老同志在书记办公室劝自己,仅此一事,自己与人反目成仇。彩票不中奖,自己却对老杨朋友产生了幽怨和仇恨,话说这事儿与人家何干?……这种事情还有好多,老杨这是帮了自己,自己说人老杨好,如果他对自己置之不理呢?是不是还要反咬一口?自己变了,不敢想,越想越恐怖。
老杨朋友继续说:“凡所执迷,必有反噬。有些东西与你缘,非要强行攀缘,光想着满足自己,别人怎么办?你执迷于钱,钱就会反噬你,执迷于仇恨,仇恨就会反噬你,执迷于权力,权力就会反噬你,执迷于女人,女人就会反噬你。但凡有因,必能见果。”
张海潮说:“世界上有很多人不择手段,就是您所说的强行攀缘,为什么仍然好好的?”
“很少有人能反思因果,因此意识,哪还知道什么反噬,自己都不知道,外人又怎么可能知道?”老杨朋友道。
“状态不对的人就不应该有钱,也不应该有权。”
“不是不应该,是承载不住,驾驭不了。让你有钱你会去干什么?玩弄女人。让你有权你会去干什么?危害社会。想要追求一些东西,先将自己修正好。戒除贪嗔痴,做到心里明净,才能处理好与金钱、权力之间的关系,才适合掌握相应的术数。”
听老杨朋友的话,张海潮想到了自己,他以为自己一心为公,以为自己心怀正义,可一旦把权力给他,会怎样?打击报复。他会将那些没有支持自己工作的领导们一撸到底,会将那些逼债的人统统解雇,会在社会上给他们设置重重阻碍。他会用权力满足自己的私欲,办公室小姑娘送货上门,当时他既没贼心也没有贼胆,但后来却起了贼心,现在则是既有贼心,又有贼胆。如此想来,他感觉一旦有了钱和权,自己就是祸害。
“我明白了,谢谢成总。”张海潮说。他想明白了,他想,也许这就是老杨朋友最需要和自己说的,自己遭受的是贪嗔痴的反噬,这是因果。
“只有做到如如不动,才能不住法,不着相,不念境。你在北京玩几天,多观察,多反思,看一看是不是真想明白了。经历困难不是坏事,怕就怕在经历困难再多都不能觉醒。”
“谢谢成总。我经历的不是困难,是自作自受。我家在河北,离这里不远,这么长时间,还没回家,我想回家去。”
“呵呵。也好。”
张海潮不想留在老杨朋友这里继续蹭饭,关键是人家该说的已经说了,剩下的便是要靠自己觉醒。他这时看下时间,打滴滴回市区,还能赶上最后一班回家的大巴,他赶忙联系,再次道谢之后便离去。张海潮本来以为,当下疫情是这样的情况,前景很不明朗,他过来不过是向老杨朋友更是向老杨有个交代。哪知,经过老杨朋友的开导,自己却又收获不少。
张海潮赶到长途汽车站时最后一班还没发车,一个大汉正在检票口招揽乘客,检票口顶头的电子显示屏上写着西郊某县。张海潮坐过这一方向的客车,知道这一线路所有客车联合经营,全程高速,半路不停,车上只设一个工作人员,因此大汉既是司机也是售票员。张海潮上前询问发车时间,大汉正与车站检票员挤眉弄眼说说笑笑,见有人询问,便冷漠而粗暴地抛出一个答案。
还有大约半个小时,张海潮步出售票厅去买些吃食,见有几辆人力小吃车正停在门外。他过去买一份鸡蛋灌饼,五十多岁的大姨动作娴熟,态度热情。天冷,张海潮揉搓双手,大姨说多刷辣子能御寒,张海潮得以与大姨拉扯闲话。张海潮问大姨一份鸡蛋灌饼能挣多少钱,大姨说三块。张海潮又问一天能卖多少份,大姨说二百来份。张海潮说一天六百多,一个月也能挣两万多,效益可以。大姨说账不能这样算,挣的辛苦钱,一份一份来,积少能成多,不要总想着一口吃掉个胖子。张海潮正为不贪找参照,想想之后明白,不贪不是不要,不贪不是躺平,不贪应该是既要追求又要懂得满足,是不执迷于我要。
张海潮付过账,和卖鸡蛋灌饼的大姨道别,一身轻松而心满意足地拿上鸡蛋灌饼去赶大巴。暮色沉沉,大巴出发时正是下班高峰,司机驾车上高架绕环城,在车流中穿梭。随着车尾灯一片闪烁,车流缓缓向前,出城很慢,司机一路咒骂。张海潮再次对比,他不禁想起自己当时居然没有注意到司机是不是一脸横肉,一定是,这也是相由心生吧,他的相呈现在他的脸上,也呈现在张海潮的心里。终于等到前方车流加快,原来是一辆飒爽的红色轿跑与一辆中型箱货发生剐蹭。从大巴车上看下去红色轿跑司机是女性,穿着凉爽,双手抱在胸前冻得缩成一团。谁是谁非尚不清楚,却听大巴司机在车上咒骂:“你看那样儿,一看就是他妈的婊zi,开个浪车往她妈的货车裤裆底下钻,有啥可解决的,拉到车上……”言语极其下流。在大巴司机的污言秽语中,张海潮看到了以前的自己,也看到了自己那些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