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当做潜龙(2)
张海潮终于决定休假时,是怀揣着六十万的余额,背负着一百二十万的外债回家的。此时,他心情比沉重,似被一颗巨石压住。
这次探亲是张海潮最魂不守舍的一次探亲,他在家里的每一天都是煎熬,股票已经停牌,他事可做。他每天想着单位,想着能不能回去多参加几场牌局,也许在牌局上能有所收获,用来弥补自己的损失。同学来找他闲聊,同学仍然海阔天空夸夸其谈,可张海潮已经没有了吹牛的底气,只能陪上东拉西扯。
好不容易,熬过假期,张海潮一刻未拖,返回单位,他此时心里已经瘙痒难耐,要去牌局上好好捞上几笔。就在同时,股票复盘,却仍然惨淡,用行话说就是主力已经抽身,只剩散户在里面苟延残喘。他每天便只剩下沉浸在牌桌之上,也许从中能获取快乐,也许从中能看到点希望,总之,他夜夜不离。
好在,他用一段时间培养了强大的班子,建立了高效的运行模式,他不需要具体关注某一件事,只需要根据经验指出某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因此,从工作上还很难看出异常,他们的各项工作仍然可圈可点、名列前茅。
然而,此时的张海潮不光打牌,牌局之中认识很多朋友,因此他常常在牌局之外被人约酒。有时是东家为了答谢众人捧场而约酒,有时是有头有脸比较重要的人约酒,还有的是一些三教九流之人为结识他这种人而约酒。张海潮不得不找出很多理由推脱,但有些酒局推脱不掉,不得不偶尔应酬。
张海潮在牌局混迹一个整月,终于在三月这个月输了。继春节一周获利两万多之后,他在这个月输掉两万多,一笔糊涂账算是打了个平手。只不过,春节的两万已然挥霍,三月的两万他不得不卖掉股票偿付,账户规模因此再度收缩。
为了回本,不仅不能收缩账户,还要继续往进补,张海潮再次想到了借款。他思前想后将身边人排查一遍,只有当办公室主任时的一些朋友和一些曾经被他帮过忙的基层干部可以张口,勉强张口。本来张嘴借钱很是尴尬,他不得不认真思谋好看似天衣缝的理由,然后拼成信息发出去。他不想打电话,怕打电话时自己紧张到一口气说完理由会憋死,怕一口气说不完,别人万一提出问题他答不周到会出漏洞,唯有发信息是最好的办法。借钱的理由不好找,他想了半天才想到一个,说自己最近有贷款临期,需要临时过桥,请朋友帮忙搭救,并承诺,等贷款重新贷出后便立即归还,时间最长一半个月,这要看银行审批情况。
最终,有几人回话说近期因为需要还房贷车贷,因此资金同样紧张,实在法抽出闲钱,手头只能拿出三五千,都被张海潮婉拒。有几人有钱,当即打过电话核对是否张海潮本人,询问过数额之后也都第一时间一万两万不等地将钱通过微信打到张海潮的账上。还有一个人,说手上有本来要买车的钱,可以临时借给张海潮周转,但时间不会太长,最长半年。对方说国庆节时车市促销,他仍有购车计划,到时候需要用到这笔钱。在张海潮千恩万谢之后,对方打来十万巨款。
四月初,经过一番厚起脸皮的借钱操作,张海潮的账户缓慢恢复至七十万,此时账面欠款是个未知数,大约一百四十万。他将借到的钱充进证券账户,孤注一掷地钻进一个套里,继续拉低股票成本价,只有这样才最有可能在套牢的股票稍见春天时解套。他不敢再频繁买卖,因为操作就会有手续费,他只能静观其变。
五月,春暖花开,工作继续。张海潮先去找领导商量栽树的事情,他需要领导给予树苗上的支持,他知道每年这个时候正是统计绿化工作量向上打申请的时候。此外,每年开春单位都有集体植树拍照作秀的活动,举行活动时多几棵少几棵反正为拍照,他心想倒不如匀出一些来给自己这个正儿八经做事的。可是,月初领导答应得甚好,详细询问了要什么树苗、要多少棵、准备载到哪里等等。张海潮为了得到领导肯定,也将自己的想法高尚地描述了一番,他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积德的好事情。他还说他们这是主动作为、主动美化家园,他们是真正将单位当做自己家一样来建设,才额外生出这些想法的,对于这样的态度领导应当大力支持,大力提倡。然而,他说的是自己的情怀,却并没有意识到,他把单位当不当家与人家领导没有半毛钱关系。直到月底,领导将他们的事情忘得彻底,在张海潮紧追不舍之下,领导答复给他明年再说,说明年一定记着这件事情。张海潮感觉做点事情真的太难,因此积怨。
工作不顺,赌场也不顺。月底,张海潮打牌频频失手,连续输掉了四万多。开始的时候有东家作保,张海潮只知数字,只管玩便是。可是后来东家也保不动了,只能将原来的账暂时先挂上,如果再玩便要私下与其他玩家商量,玩家不同意就要掏出真金白银。好在玩家大多都是场面人,都已熟识,都是朋友,万八千的临时欠账大家都表现得所谓。张海潮作为场面人也早已得到一众玩家认可,众人也都知道多个朋友多条路的道理,没有人过分与他计较。
张海潮虽然欠了赌账,可是他并不决定卖股票还账,他甚至都不敢有丝毫要动股票的念头,他清楚股票是他想要翻盘的唯一希望。有赌博朋友给张海潮介绍一种手机上的临时借款,叫做网贷,说很多人都在用,只付利息不用欠人情也不用丢面子,并且说像他这种有稳定工作信用良好的人很容易通过。张海潮不会在朋友面前显穷,他回到单位,藏到宿舍悄悄操作。得用身份证,得用人脸识别,他都如自娱自乐对镜表演一般照做。果然,在朋友推荐的第一个APP上他获得了两万的审批额度。APP上说最高额度二十万,可他即便只获两万却仍然非常满足,因为这足以解他燃眉之急。APP上说借万元一天利息只需五元,五元甚至还不足一碗面钱。张海潮心里再次有了底气,他知道这叫天绝人之路,还知道这叫救人于水火,更知道这叫人间处处真情在,总之,问题解决,他心情放松。
张海潮本来想将钱在手上暖暖,可当他再次出现在牌局之上时,便有人找上他说自己也欠了别人的账,想要商量着把三角账兑掉。他当然能看出一些小肚鸡肠之人的阴谋诡计,非是有账在外心里不踏实,不如兑掉落个两面安心。张海潮虽然心想这是所谓的事情,不过他还是在心中对朋友有了重新的定义。虽然以前也会在遇到事情的时候重新定义朋友,但常立志常发誓,他总会在心里暗暗发誓后不久便将所思所想抛至脑后,这次想必还是一样。
牌场之上张海潮有赢,但拿不到现钱,他不管赢了谁的钱都会被旁人用账兑掉。此时他才发现,他一直认为和谐美好的牌桌之下原来有这么多账。他以前并没有注意,一直认为牌局之上都是场面人、漂亮人、有身份的人,原来锦衣之下并不如其外表一样美好。
牌局之外,有人在玩一种游戏,手机上的游戏,摇色子,三颗色子猜大小,还有一种游戏,如斗牛,但好像比斗牛更复杂。最简单的游戏是三颗色子猜大小,张海潮一看便懂。这和彩票店里的“快三”是一样的玩法,但手机有手机的好处,不用等到彩票店里下注,也不用等到彩票店里开奖,手机下注手机开奖,随时都可以玩,张海潮认为这个游戏真的不。
最初,张海潮担心手机上的游戏没有保障,赢了钱拿不到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可是朋友们有几千上万下注的,都玩得正常,而且提现秒到账,他也因此放心。
下载了手机游戏,张海潮业余又有了用来打发时间的新工具。并且手机游戏有优点,不论输赢,别人都不知道,他不用在别人面前假装没输多少,也不用在赢了钱之后悄悄跑到厕所把钱藏起来。并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全国数十万上百万玩家同时都在玩,大家用的一个盘,庄家从中抽水,这最公道。有了这么多好处他便决定花花时间潜心研究其中的规律,因为他相信,数字游戏必然有其规律可循,找到规律增加胜算,输掉的钱就有了捞回来的可能。
张海潮钻进办公室,在电脑上建立了空白表格,然后手动把手机游戏的历史数据输入进去,他准备建立一个数据库,在数字之中找出规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发现,色子上的六点会连出,会隔期出,只要六点能出,三点之和是大的可能性极大。他还发现,和值为大不会一直出,也不会一直不出,基于这个规律,守大或者守小,连续倍投,早晚会中。
手头没有多少钱,张海潮再次想到了网贷。他又找朋友推荐软件,果然,批来一个两万的额度。他将两万充进游戏平台,并在上面玩了起来。一个通宵,他发现自己总结的规律很是奏效,他每每以一百为第一注开始守号,押中便从头再来,如果不中便会在下一期翻倍投注,盘面开出的结果即使再倔强也熬不过他的持续坚守,所以,他赚了。他认为自己找到了致富的秘诀,按照每天五千的速度,半年之内就将有百万收入,他为此欣喜若狂。
张海潮从此变得异常忙碌、异常疲惫。他有时不得不去牌场上给朋友捧场,有时不得不到酒局上应付朋友们的盛情,除此之外凡有时间,他几乎还要每晚搞他的手机游戏,可即便很累,他还是坚持不懈。
手机游戏每天的盈利并不固定,有时两千有时三千,但按照守号原则坚持,起码能做到每天盈利,这是好事。后来,张海潮生出一个更好的想法,他发现,在守号的过程中自己经常能够凭空猜中下一期的开奖结果,他知道这是第六感。他对自己的第六感非常自信,想到将自己守号得来的利润一次押上去,如此便可以实现利润的快速翻倍,他照做,大部分时间都会奏效。不过有时也会失算,如果失算,他守号半天得来的利润便会付之东流,他会心疼,会不甘。但他还是喜欢这种孤注一掷,因为孤注一掷得手便会使利润翻番,如若再得手便会再翻番,如若再得手……他很贪婪。
后来,张海潮便不能只接受守号得来的那三两千的收入,他开始变得急躁,每次通过守号稍稍有些收入,他便要押到自己的第六感上,赔掉之后他等不及再次守号,便拿出本钱以刚刚失手的号为始开守。如此,起注一百的守号变成了起注三百、五百、一千,起注越来越大,守号后续的翻倍投注也越来越大。终于,有一次,守号到最后,余额见了底,资金没跟上,计划最终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