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欲求不满(1)
小舅子说他还一次都没去过,要不是姐姐这次走不开,还是轮不上他,说着,斜睨老杨一眼,老杨只能撇嘴。
老杨说她家闺女明年就要高考了,媳妇得留下照顾她的学习,他去五台山找文殊菩萨为闺女求份智慧,希望她能高考顺利。他还问张海潮去求什么。张海潮说他现在信命,不管求什么,先去拜了,求个保佑。随后,三人又为命运再干一杯。
半月事。半月之后,张海潮请假,按照约定,三人成行。他们下午四点出发,果然是开车,老杨的路虎号称是喝油的,张海潮心想这几千里路算下来不知老杨的头要比身子大出多少。汽车出县城很快上了高速一路向东,谁知才到第一个服务区小舅子便要小解,小解之后回来,他拉开驾驶员一侧的车门,向老杨摆出几个有请的手势要老杨让座,自己随后坐进了驾驶舱。
车子换驾之后提速不少,开始一路飞奔。中途三人短暂休整,给汽车补满油箱就又上路。直到半夜时候,路上的车子明显多了起来,车速也明显下降,大路虎再也钻不过去,惹得小舅子骂声连连。
张海潮说:“是不是前面道路出现问题?还是发生车祸?导致车子跑不起来。”
坐在副驾驶位置上休憩的老杨冒出一句:“看看是不是过了零点?”
张海潮看一眼手机,道:“就是。”
老杨调整靠背,正了正身,推开压在扶手箱上的小舅子的胳膊,打开箱子抻了几条湿巾擦脸道:“高速免费,都跑了上来。找出口下去,换我来开。”
张海潮恍然,原来是到了高速免费的时间。他不可惜地说:“早知道我们也可以晚出发几个小时,是不是能省不少高速费?”
老杨说:“这种好事儿能赶上省了就省了,车少跑得快,车多跑得慢,时间也是钱,停在下面等也得花时间,时间和意外没有办法用钱去计算。注意,前面2公里有出口。”
“油钱加高速费,啧啧啧,不敢想。”张海潮道。他对老杨的话很是不以为然。
老杨说:“有条件咱开车,没条件的话汽车转火车、火车转汽车,吃饭喝水叫三轮,哪个不要钱?好兄弟,账不能这样算。”
车子再次换驾以后紧随车流时快时慢晃晃悠悠,但车速明显下降了不少。小舅子坐在副驾驶座上经不起摇晃很快便呼呼大睡,甚至打起呼噜。张海潮本来想挣扎着陪老杨聊天,奈何前面尾灯迷离,而对面车道上的车灯又太刺眼,照的他双眼生疼大脑发昏直钩胃部神经一阵想吐,最后他不得不安静地靠在后排座上闭目养神,不知不觉很快也睡了过去。
他们一路又经过两次换驾,最终在上午九点多到达目的地,张海潮醒来的时候,车子已经停在了台怀镇的停车场上。张海潮早有攻略,知道五台山名起五台,但他却一直不能打破心中固有印象,直到身在其中才看明白,原来五台山不只一座庙,而是好多,它们依山而建,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四面群山环抱,古木参天,使这灵秀之地更添一分神圣和庄严。
老杨虽然来过,早已不识旧途。张海潮拿出手机,在网上找了评价不的酒店入住,在酒店门口的早餐店用过早餐,三人进酒店洗去征尘,稍事休息。
午后起床,老杨说他太过劳顿,状态不好,第二天再去为女儿求愿,建议大家下午自由活动。他建议张海潮去五爷庙看一看,据说那里是求财最灵验的地方,也是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地方。他建议小舅子去前面不远山顶的梵仙寺看看,那里是单身男女求姻缘的地方。还说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去塔院寺、显通寺、黛螺顶上看一看,这些寺院各具特色,年代不同,都有参观的价值。他把张海潮两人完全当成了游客。
张海潮没管别人,只想自己把能去到的地方全去一遍,他是带着虔诚而来,他感觉只要过一个地方没有去都是对菩萨的不敬。他从酒店出门,独自走在台怀镇的街道上,竟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磁场。他感觉天地通灵,万物都在用眼睛注视着他,他不敢丢垃圾,不敢吐痰,不敢有哪怕一丁点的妄念。他感觉他逃不出佛祖的法眼,还是老实做人为上。
张海潮先去了五爷庙,庙前香炉颇大,火光冲天,香火之盛果然名不虚传。他循着人群去买香,香价钱不一,他买了单价二百的,还是为了表示虔诚。他不懂怎样礼佛,但他学着别人的样子一一做完,别人举香齐眉他则举香齐眉,别人默默祈祷他则默默祈祷,他竭尽全力做得更好,只为虔诚。许愿的时候,他更有一套自己提前考虑的,内容比较周全的愿词,简洁不绕口:对于全家要健康平安顺利,对于自己要升官发财媳妇美丽。不管五爷管不管的上他想要的这些,他贪婪地认为既然许愿就要尽量周全,找菩萨求就是要求一个完美的人生。
接下来张海潮又马不停蹄紧锣密鼓地去了四五处寺院,所到之处皆虔诚,只是香再没了自购之香,仅剩下了寺院提供的最普通的免费香。张海潮感叹环境对人的感染和度化,他居然没有看到一人争吵,没有听到一人怒骂,事实说明,人们还是怕自己举头三尺之上的神明。
张海潮在一处单独售票游览的寺庙门口看到一幕——一个头顶九颗戒疤、穿着灰布僧袍的和尚在门厅里卖票,不论买票者是善恶丑美男女老幼,他接钱的动作都是那般不屑,往外递票时眼都不曾抬一下,表现又是那般不恭。在他脸上,张海潮没有见到出家人该有的慈眉善目,这明显与自己内心早就设定的情景相悖,他因此心里很是怀疑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是否名实相符。他想,灯下黑,菩萨门前如灵山脚下,原来也免不了成为藏污纳垢之所。对于心里突生的质疑他又感觉是自己亵渎了菩萨,为了赎罪,他在接票的时候便用双手恭敬地接过来,然后又双手合十回礼致谢。可是,那名僧人仍然没有抬一下眼皮,直接漠视了张海潮的存在。这挥之不去的一幕在张海潮心中存续多年,直到一朝顿悟,他才终于想明白而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