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电影

字:
关灯 护眼
八哥电影 > 得救之道 > 第三章 不好欺负

第三章 不好欺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而对于自己的师傅,张海潮想要撬出点实际有用的东西来也是难上加难。他问师傅:“师傅,这台泵发出咔啦咔啦的声音,是不是有问题了?”

“好着呢,你不用管。”

“师傅,你去哪儿?能不能把我带上。”

“好着呢,没啥事儿,在家好好待着。”

“师傅,早晨站长班前会上安排的工作我没听懂,他说的啥意思?”

“好着呢,跟你没关系。”

张海潮想,可能关于人的话题更能拉近两个人的关系,便试探着问:“师傅,咱站长人咋样?听说他最有前途很快就会高升?”

“好着呢,多向站长学习。”

“好着呢”是师傅回答张海潮问题时的万能答案,设备好着呢,工作好着呢,人好着呢,天下都好着呢,过了一段时间看,果然好着呢,这让张海潮不得不相信的确什么都好着呢。

最初的时候,他还给女朋友、大学同学电话里吹嘘说自己被分配到了一个全新的单位,这里发展得如何如何迅猛、规模如何如何大、产量如何如何高、地位如何如何重要,他的语气里全是激情,话里话外都是骄傲。可是后来发现,这些使他骄傲的东西貌似和他都没有关系,甚至和所有人都没有关系,他所骄傲的,也只有他自己骄傲。他困惑,迷茫,压抑,焦虑。

即便张海潮每天都很积极,可是在没有多少人搭理的窘境里,他是真的没有多少事情可做的。后来,张海潮终于醒悟,他之所以不受重视是因为大学生在所有人眼里都是中看而不中用的,人们嫌带他是个累赘,他这个出身农村谦卑如此的人也被一样看待。

年轻上进的心绝不容人这般小看,张海潮一直盼望着改变。盼望着,盼望着,改变果真来了,只不过这改变到来的方式并不是人所乐见。

如张海潮所说,他所在的这个单位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大开发时期,人员极不稳定流动性极大,各个岗位经常会面临缺员情况,特别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关键岗位。这段时间刚好又一个岗位出现人员空缺,站长让张海潮作为学徒顶上去。岗位的主要内容是监控设备的运行、抄录数据、填写报表、切换流程之类,最重要的是要有人24小时盯在4台电脑前。岗位配置两个人,与对班的另外两个人执行24+24小时的工作制度,劳动强度不大,但很是考验人的精力和耐力。张海潮岗位上的搭档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姐,四十多岁,年龄不大,可认真一算,人家居然有了近三十年的工龄,在女同志50岁就退休的企业里再过两三年就可以退休了,是名副其实的老同志,因此她在岗位上给张海潮既当着大姐又当起了师傅。可是,让张海潮痛苦的是,老大姐没有承担起师傅的职责却耍起了师傅的资格,见有年轻人补充进来便理所当然地开始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混吃等死的日子。张海潮猜测,也许老大姐一向如此,他就着咨询业务打电话问自己的前任,得到的答复自是果然,前任说别人是老师傅,建议他忍。因此他只有选择沉默,尽量听从前任的建议,作为年轻人,将主要工作担当起来便是。

这天早晨,轮到张海潮两人接班。八点,不出意外,接班的还是张海潮一人。

“小王,没什么问题下班吧。”年轻人回血极快,经过一整夜休息,张海潮精神饱满,一进值班室便放上一个班的人回去休息。

“行,卫生我打扫过了,该交接的问题都写在日志上,有事儿打电话。”对班两人,一个三十多岁年龄稍长的女同志是师傅,另一个年初走内部招工渠道进来的比张海潮年龄还要小,即正在与张海潮交接班的小王,是徒弟。

“咦,你师傅呢?”张海潮翻看交接资料时注意到上面只有小姑娘一人签字,便疑惑地询问。

“我师傅昨天下午调走了。”短短几天,又一个人员调动。

“昨天晚上就你一个人上的班?”外面哐当哐当设备转动,真遇突发情况,想必一个人定是顾头顾不了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