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金玉其外
我说没问题,就亲自带着机修继续投料。
药厂招来的‘老师傅’们在节骨眼上却说:“我们只会做下一道工序,这道工序原先都是你们鹿城带来的人自己做的,没教过我们。”
我把黑眼珠子都给翻没了,彻底没辙,只好自己做。好在是试产,最多也就四批料,我一个人都能扛下来,何况,还有机修老杨他们帮我干着。
我叫木子李去负责下一道工序,尽管她还没做过P1,但转料这些基本程序她还是一看就会的。我不需要她去做第二步的合成反应,那些药厂的‘老师傅’们的确会做。
第一批料转得还算顺当,因为浓缩釜和合成釜的距离很近,管道不长,弯头也比其它釜要少。但降温滴加反应的时候,麻烦开始来了。
看上去还有八成新的冷冻机,冷冻效果如盛定海所说,还算不,盐水箱里的盐水温度达到了反应要求。用泵送进车间降温后,返回的盐水温度也上升在可控制之内,但反应釜里的温度却降得很慢。待到滴加一半催化剂的时候,温度就降得明显吃力了。
“这是怎么回事?”我问朱小宝。
朱小宝眯细着还没完全睁开的老鼠眼,经验老道地摸着下巴。我以为他能给我答案,谁知道他回头又去问盛定海:“这是怎么回事?不应该啊?”
盛定海又去问药厂招来的‘老师傅’马兰花:“你以前有没有碰上这样的现象?”
马兰花潇洒地甩了一下马尾巴说:“就是这样的啊,有问题吗?”
“当然有,”木子李招手要我过去,摸着结了厚厚一层霜花的出水口说:“你们看,这冰盐水出水管的表层都结冰了,证明盐水的温度是足够了的。滴加的速度也不快,反应就不会很激烈,可为什么釜温总降不下去呢?”
“是哦,去年那个老板也是在滴加的时候没压住釜内温度,冲料了,他跳楼逃命,摔拐了一条腿。”马兰花说着说着就紧张地去看温度计,惊慌失措地大叫:“墨主任,你看,我一直开着冰冻水没关过呢,温度还是在上升。”
“现在几度了?”我问她,同时扭头叫老杨去冷冻房看看温度状况。
“超出规定的滴加温度快一度了哎,要不要继续滴加啊?”马兰花紧张的看着大家,其他几个药厂的“老师傅”们纷纷后退几步,做好了逃跑的准备。
“怕什么,这个东西不上二十度根本就不会冲料,”我淡定地说:“继续滴。木子,你陪她们仔细看着,上到十度还在上的话,就先停滴加,准备好水管,保证水源,等着看。盛总,你懂冰机,帮我们去冷冻房看看么得情况?我把浓缩做好,再转一批试试。”
“好,你们自己小心点,注意安全。”盛定海便下楼去了冷冻房,朱小宝则像条跟屁虫,盛定海走到哪里,他就跟去哪里。
半个小时后,木子李用铁棒敲着铁栏杆,冲我做了个OK的手势。这是我们车间固有的手语,因为车间里的机器噪音远远超过了我们冲着十来米远的喊话声音,我们一般都会用铁棒敲响上下工序的人的反应,然后做手势作为语言交流。手势也很简单,除了OK和叫停之外,其它的都不能做。
盛定海和朱小宝很快回到车间二楼,跟我说,冰机没问题,冷冻的盐水温度也没问题。他们说,可能是滴加快了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