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电影

字:
关灯 护眼
八哥电影 > 工欲出头 > 第23章 顶山的第一次试产

第23章 顶山的第一次试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已经确定此行的目的,拿下每个公司必须设立的最高法定职位,即法人代表,然后才能得到更多我所想要的东西。

至于去年那次被赶回南郡的耻辱,我觉得已经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我能就坡下驴,在木子李和赵昱的同等需要下,衣锦荣归。

就像在顶山那场浪费了大半以上的海鲜盛宴,所给我带来能喝不能喝的名声和怎么样的酒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那次请客斗酒之后,能让盛定海对我的工作态度和从业精神有了本质的改观。

当盛定海和朱小宝还沉醉在清晨的睡梦里时,我已经带人到检修好的车间着手开始了试产。

我们从鹿城南江搬到顶山第一药厂所做的产品,是一个镇痛片的原料药,但行规里把所有的未成品都叫做半成品或中间体。这个中间体是我们来顶山后的第一个产品,也是老厂因此起家发财的主打产品。

木子李向我建议,给这个产品取个有别于老厂且能适合我们自己管理模式的名称。我觉得她倡议新颖,也没跟盛定海他们商量,擅作主张,把它叫做了P1。

上文已经提到多次的老厂产品P1,也是为了书写方便,早早提前写了的,而真正开始叫的时间,还是在木子李命名之后的事。

木子李说,P是英文prt(产品)的简称。许多有着很多个产品的大型企业,都是这样按序号定名的。既简单又容易记,不愿写字或不会写汉字的操作工都喜欢用,主要还能方便各部门和各员工做统一记录。

我当时也的确没有用代号表示产品不仅是为了好写好记、主要目的还在于保护产品技术不便外泄的概念。在这些方面的经验,木子李事实上应该是我的前辈。

据说,把我们这个P1做到最后的成品,对癫痫、躁狂和抑郁等神经疾病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P1是固状的淡黄色粉末,有着很好闻的灯油味。P1生产过程中,在进行最后一道干燥工序的时候,就被那些跟这个产品已经打了多年交道的老师傅们,当成毒而且还有营养的松花粉一样,从装盘入烘到粉碎包装,全程都不佩戴防护手套。有做了两三年的人,有时候连口罩也懒得戴。

他们不太在意吸入大量的黄色粉末。他们说,这些粉末都是毒的营养药品,能消炎能镇痛,就能防治百病。

我被刚升任为董事长的林正志带去老厂接触到这个产品的时候,就曾十分惊诧地看到,许多上了年纪的农妇,在干燥用的烘房里,随随便便就能往地上咳出一口褐黄色的浓痰,哼出两条土黄色的鼻涕来,跟碱水糊成的面疙瘩一样。

论是浓痰还是鼻涕,它们掉落到满是粉末的地面上,立马就被粉末包裹,根本没机会接触到地面,也就算不上违规而随地吐痰哼鼻涕了。

他们用沾满药粉的鞋尖轻轻地踢滚着浓痰和鼻涕,痰和涕就成了几条粉嘟嘟的肉虫。肉虫滚到粉堆里,就再也辨识不出颜色,看不到任何异样,和着产品一起粉碎包装了。

我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粉尘中毒,也不知道有环境职业安全健康这些名堂。请教过几个车间的老师傅,他们都说我们的产品是毒的,很养人。

我只得很迷糊地问他们:“既然是毒又好闻又营养的东西,干嘛还要等着人家拿去精制、消毒、压片、或灌成胶囊再买回来吃呢?直接抓一把放嘴里吃了岂不省事?又或者一天抓一把放在已经沾满粉尘的工作服口袋带回家,泡成药酒喝了,鬼也不会晓得。”

老师傅们对我这些幼稚的问题作不出更多的合理解释,他们只呵呵地傻笑着教导我说:“年轻人,直接吃和带回家泡酒,那都叫偷。我们用皮肤毛孔和呼吸吃进空气中的东西,叫天然,懂不?性质不一样。”

去你奶奶的,还天然呢,难道我不懂什么叫“是药三分毒”?而且这还是个中间体,连个半成品都不算。

这些带着谁也不知道含有多少鼻涕虫、口水、汗滴和鞋底泥沙的有毒黄色粉末,被加入其它的化学原料,去精制,去消毒,去压片,去罐装,还要经医院里某个找死或该死的病鬼做临床试吃之后,才能高价的推上市场,让人放心地掏钱买回来救命治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