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事业抉择
自从陆震离开水表玻璃厂后,玻璃厂的经营就一直不好,加上又是社办企业,一直没得到国家重视,不仅没得到重视,还一直被国营企业排挤,加上内部的管理也存在很大的漏洞,多重原因下,经营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这才把门暂时关了,让工人们都回去等消息。m.
李主任说的这些,陆震都知道。
李主任想要重点说的是,水表玻璃厂耗费了公社大量人力物力,现在早就已经亏干净了,但就这么关门大吉了,20个工人和4个工会干部该如何安置,又成了大问题。
李主任一直有关注陆震这些年的发展。
起先在自己大队把酱厂搞得风生水起,福山大队一跃成为了整个县的模范大队,当年还跟厉害的媳妇儿一起考去了省城,这些年一直在省玻璃厂工作,还干到了销售科副科长的位置。
前阵子还去了广省见了大世面,这些李主任都是知道的。
他一直很关注陆震这些年的动向,在他心里,陆震能救活公社玻璃厂的可能性很大。
刚好这两年国家出了一个新政策,说是允许个人承包企业,不仅允许,还鼓励。
只要陆震肯答应,那么这个烂摊子就相当于有人接手了。
但同样李主任也知道,对陆震来说风险是很大的。
一旦陆震答应,那么势必要辞掉现在的铁饭碗,牺牲掉前程,从目前来说,这是很不划算的买卖。
李主任之所以敢在陆震面前提,是因为他过去是了解陆震一些的,知道陆震这个人有野心。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松动,已经有不少体制内辞职下海的人来办厂,李主任觉得,陆震未必没有这个心思。
两人在镇上的桥上聊了很久。
李主任甚至承诺陆震,只要陆震有意愿承包,公社会最大限度给予陆震支持。
他不为别的,就是希望那20个工人和4个干部能有个安置的地方。
“只要你愿意承包,你看看什么条件合适,你来定,当然了,你要是不愿意,我也不会勉强你。”李主任也只是想试试他的口风。
有意愿想试试是最好,没意愿就算了,他再找找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