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
当今圣上龙体欠安,能强撑着上早朝已是不易,这一朝老臣也算极有眼色,只会在朝上汇报一些重要事情,大多数磨嘴皮子的事情留到私下解决。
早朝过后,圣上身边的内侍便奉了口谕,将晏之绪请去御书房。
坐在御书房的老皇帝眯缝着眼,倚靠在龙椅上,满是褶皱的手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扶手。
见晏之绪行礼过后,老皇帝上上下下打量晏之绪一眼,半是玩笑地说道:“晏爱卿新婚燕尔,却不见什么变化啊。朕还以为你那新婚夫人能将百炼钢化成绕指柔。”
晏之绪语气波澜不惊:“圣上说笑了,不知圣上召臣前来有何要事?”
“你那岳父,席卷进工部一案你也是清楚的。”老皇帝行动迟缓地在御书桌上寻觅着奏章,然后将奏章丢给晏之绪,“你瞧瞧这个。”
按理来说,大绥一朝的奏章都要先经过内阁,由内阁几位辅臣过目批红之后再呈递给皇上。
但是这一份奏章晏之绪这个内阁首辅都未曾见过,也不知是通过何等方式呈到皇上面前的。
奏折洋洋洒洒几千字,大概意思就是痛斥晏之绪身为内阁首辅,利用权柄循私并收受贿赂,放过了工部员外郎盛明安,确凿证据就是晏之绪新娶的夫人。
晏之绪一目十行看完了奏折,神色看不出任何变化。
老皇帝倒是闲闲地在一旁打趣他:“晏爱卿,你说,你有没有被你那夫人吹枕边风呐?朕可听闻那你夫人出阁前是上京第一美人。”
别说吹枕边风了,自盛姝嫁入首辅府,盛府的人她提都没提过。
遇到这种明显贬斥的奏折,皇帝还有心思和晏之绪调笑,就足以说明皇帝是信任晏之绪的。
晏之绪将奏折归还,淡声道:“臣秉公断案,绝无徇私之处,圣上明鉴。”
老皇帝呵呵一笑,慢吞吞地摇了摇头:
“朕找你来,可不是寻你麻烦的。这工部淮南塌桥一案,明明结案在即,朕心里却总不踏实。这件事交给你,你给朕好好查查,案子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晏之绪接了口谕,正要告辞离去,却见老皇帝又笑眯眯地开口道:
“晏爱卿,走得这样急,是不是要回府陪你那新婚夫人?”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晏之绪便僵了一瞬。他忽然想起来,盛姝大抵还在府里等着自己回去同她一起用早膳。
可惜晏之绪心中虽有轻微想法,但面上依旧是那番无喜无悲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