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夕
他家侯爷声音低沉虚浮,非常怜惜又带有些许埋怨,“给多了。”
大管家:......
侯爷,您忘记上午侯府刚进账五万两的白银了吗?
“那下次给四十两?”大管家试探道。
卫云远顿时感觉这个数字很合适,“成。”
坐一边围观的侯府夫人非常悠闲,明傅瑾自个喝了一盏茶,慢悠悠看完这对主仆的相声,在时机恰当之际开口出言,“侯爷,妾身要同你赴宫宴,可妾身不会后宫礼仪。”
此话说得言之有理,明傅瑾出身商贾之家,和皇亲国戚八竿子都打不着,若不是这次皇帝赐婚,嫁进威远侯府,他很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和皇室扯上关系。
卫云远和他大眼瞪小眼,场面一时静默。
笑话,难道她看起来像是会和后宫嫔妃打交道的人吗?
卫云远镇守边关时就没见过几个女子,回到帝京后更是一度闭门不出,况且外臣不得进内庭,哪有机会和娘娘们唠家常。
大管家眼瞧氛围不对,连忙出声缓和场面,“夫人莫急,府中有懂后宫礼仪的嬷嬷。”
“本侯怎么不知家里有这等本事的嬷嬷?”卫云远眼神一沉,语气不善的质问。
“这是老夫人留下来的啊。”大管家回忆道,“留给侯爷的。”
当初老威远侯有从龙之功,先帝念其功德,特地赏了一批宫里的太监嬷嬷进侯府伺候,后来老侯爷嫌麻烦,又给先帝送了回去,只有这一个嬷嬷深得老夫人欢心,便留了下来。
照侯府当时的朝堂地位,小姐将来肯定要嫁进皇家,老夫人怕小姐不懂礼数让人笑话。
老夫人病死时,特意交待嬷嬷要在侯府伺候小姐,等小姐出嫁时也跟过去,谁曾想,嫡长子一朝战死,小姐扮成了男子。
这些事压在大管家心里好多年了,如今一想起来仍觉得锥心痛。
卫云远听大管家这么一说,也明白过来,心里一时间堵得难受。她离家时还小,早已记不清这些琐事,仔细想来,阿娘病逝那日,身边确实有一个嬷嬷。
她稍微缓了缓情绪,觉得这样安排也并无错处,“那,请那位嬷嬷过来教导夫人,也甚好。”
卫云远心想:阿娘,你在天上都知道,是不是?如今这样,可算也如你所愿?
那嬷嬷年逾半百,双鬓花白,脸上有岁月留下的痕迹,可言行举止皆大方有礼,通身气质也远胜一般下人。
“老仆见过侯爷。”嬷嬷行了礼,开口询问道:“不知侯爷唤老仆前来有何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