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
余满山回来得很早,他又去田里摘了两斤菜,把借来的秤提了,带着去乌安塘石桥村还秤,这秤也借了好些日子了,总不好不还,大过节的,摘些菜去,以示感谢。
余满山前脚刚走,余桑大舅就来了,他手里提了个篮子,里面放了一提肉。
这肉估计有两斤左右。
他把肉放下,就说要回去了,大过节的,家里也要忙着过节,他路过顺便提块肉来看阿李和外甥们。
谁都能听出他就是来专程送肉的,大石坝和李家湾,哪有什么路过顺便的。
估计还是因为余家穷,他怕余家这个节过不好,专门来送肉的。
魏老太看他要走,赶忙把他拉住。
阿李也解释:“家里昨天才买了肉回来呢,足有三四斤,大哥你把这肉提回去吧,你家里也还有三个孩子呢。”
大舅一家对她家实在不薄,而且也不是那种知道她家将来可能会发达这种情况下,才对她家好的,纯纯粹粹地就是雪中送炭,她很有些钦佩她大舅一家的为人。
余桑往她爹娘的房间跑,然后提出来两个大包袱,将两个大包袱放在旁边方桌上,道:“大舅,你把这个提回去吧。”
“这是昨天我们买的棉花和棉布。”
这个本来是准备过几天李老头过寿再一道提过去给大舅家的,因是给李老大夫妇做冬衣的,尺寸这些,不大好掌握,不如提过去让他们自己做成衣服。
乡下农家都是自己做衣服,少有那去集市上买成衣的。
本来余桑还想解释是因为上次大舅娘来给她家送了冬衣,他们虽送的旧的,但她家以新的相报。
但今天大舅来送肉还要给她家留面子的行为,实在让她把因为他们送了旧衣她家才还新衣这个不好开口说了。
阿李这时候倒是上道了,她把两个大包袱接过来,一劲儿往李老大手里塞,边塞边道:“本来想等着过几天爹过寿一起捎带过去给你的,但你今天来了,就先拿回去,免得到时候没给二哥一家,二嫂又到处说。”
阿李又说:“上次大嫂来送了两件你们的冬衣,我们怕你们不够穿,昨天刚好余桑她爹去县里,就顺带买了这些,你等下带回去注意些,别被二哥一家看到。”
李老大起初还以为阿李说她家里买了三四斤肉是托词,故意说来不好接受他带来的肉的,这一听居然还去县里买了布和棉花,这把李老大越发疑惑起来,余家哪来的钱去县里买东西?又是去县里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