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收入到账
潼川府路这里的冬天,貌似不下雪,只阴冷阴冷的。
余满山把洗干净的菜挑回家,阿李已经将早饭做好了,余桑也已经梳洗干净。
余二郎也跟着起得很早,看余满山回来了,他缠着余满山道:“爹,带我去吧!带我进镇见识见识,长这么大,我还没去过几回呢!”
余二郎已经11岁,冬日天,家里也不忙,昨天余二郎已经缠了一天,余桑觉得余二郎去也不碍什么事,还能让他多涨涨见识,余桑开口求情:“爹爹,让二哥一起去吧,多见识一下也是好的。”
余桑都开口了,余满山只能道:“也行,你把自己捯饬一下,穿厚点。”
余二郎给余桑竖了个大拇指,小声夸道:“小四真厉害!”
然后他赶快去箱子里翻他的干净的衣服。
冬衣是棉衣,里面夹了棉花,算是每人最贵的衣服了,一人也不过只一件,留待出门的时候穿,其余时候在家里,穿得难看些,多穿几件抗冻,也不妨事。
吃了早饭,天已大亮,三人收拾了出门。
余家到大通镇,差不多有二十多里路,光是走路,余满山脚程快,也要走半个多时辰,再带上才5岁的余桑,那就走得更久了。
等到他们走近大通镇,大通镇里已人声鼎沸。
大通镇平日也不是天天人很多,它和草市一样,都有固定的赶场日,只赶场日这天人很多,不过作为“镇”,平日间,也维持着基本的市场交易。
今日便是赶场日,不过他们卖的菜在这个时节稀有,量又不多,余桑不大担心卖不出去,就是怕卖不出高价。
余家是第一次来卖菜,找到菜市场的地方,已经被人占完了好摊位,余满山三人只能找末尾的位置将摊摆好。
恰刚揭开背篓上的草苫子,旁边卖鸡的摊主就惊了一声,“这时节还能种出小白菜和菠菜啊?”
余满山有些自得地谦虚道:“运气好罢了,种得又费心,不容易的。”
余桑也跟着道:“是啊,不好种的,冬天冷,这些菜不好伺候的,好不容易才得这些。”
卖鸡的摊主看余桑生得好,又会讲话,朝余满山夸道:“你家女娃倒是机伶呢。”
余满山笑笑,一般人都会这么夸余桑,他做父亲的也感觉很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