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借据
常氏:“哪里定了那十贯钱就给英才去读书了?我英晦比英才还大一岁,要读书也是英晦先去!”
常氏讽笑:“笑死个人,那秀才是那么好考的?读个几年就能考上?”
堂屋吵架的声音很大,丁老太居然也没阻止,嘴里嘀嘀咕咕“天天吵,天天吵”的字眼,自顾自走了,余桑站在堂屋门口,看到她提着鸡去院坝边的石台处杀鸡去了。
阿李脸色很不好看,余桑走过去拉住阿李的手,朝沈氏说:“我们会还钱的。”
“呵!”沈氏看她一个小娃娃跑出来说话。
一个五岁小娃娃说的话有什么用?
但沈氏又不好跟一个五岁小娃计较。
“你俩是要上天了?这个家是我做主还是你们做主?”
一个冷硬的声音吼道。
一位背脊挺拔,头发黑里夹着灰的老者从堂屋侧门捞开帘子进来。
他站在门口朝后面吼:“老大、老二,管管你们媳妇!”
他又看向阿李,“你去帮你娘的忙,你二嫂的话别往心里去,这个家她还做不了主!”
这应该是她外翁。
不知道沈氏哪根筋不对,还是积怨已久,她一屁股往地上一坐,大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喊:“我是做不了主!没地位!家里有钱都不给我儿子去读书......”
“公爹你还天天念叨让英才英晦有出息,这不读书怎么出息?将来当个田舍汉,哪来的出息?”
沈氏看向阿李,继续哭喊:“叫她帮个忙去方家杨家问问都不答应,这算什么姑姑?可怜了我那十贯读书钱......”
阿李实在面皮挂不住,开口:“爹,当初我也说了是借,我现在立个字据吧,免得二嫂说。”
沈氏豁出去了,“我说怎么了?那可是我儿子的读书钱,呵,立字据,余家拿什么还?”
阿李气得嘴巴哆嗦,但现在余家穷,的确拿不出钱,尤其是家里连一分田也没有,更是连存钱都难。
阿李眼睛红了,一把朝桌子那边走过去,把里面的两斗米拿出来放到桌子上,背了背篓就想走,声音带着哽咽朝李老头说:“爹,我先回去了,下回再来看您,明儿我让大郎把字据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