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三两句把宋修远撇清,又在陛下与先帝间端水不偏不倚,最后以退为进告罪。这一番话好似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
“啧啧。”祁颂在一旁咂摸起嘴,看似无意道,“宋公子终究是要一人扛下所有。就是不知你老爹知道你如此别出心裁,是否会领你的情?”
!
宋知瑜心下一惊,不是说是个草包吗?这绵里藏针怎么比陛下还难对付!
陛下朝祁颂甩去一个噤声的神色,接着问道:“如今朝廷治水的例子摆着,你身为工部尚书之子岂能不知?照搬答题岂不更容易,何以想着又效仿先帝?”
莫非对当今治水之策有何不满?
宋知瑜明白,陛下这是等着自己高谈阔论一番引出治水改革。
可皇帝老儿又不肯站出来力挺,自己这时候没点倚仗贸然开口纯纯是当前排炮灰,被一众大臣集火罢了。
略一思忖,宋知瑜朗声道:“回陛下,当今治水的良策无可指摘。可草民恐答卷雷同,为了别出心裁,才效仿了些先帝的法子。一点私心愚见,让陛下见笑了。”
言罢,宋知瑜面带局促,像是小心思被戳破的窘迫。周围大臣里也传出细碎的嗤笑,似乎很是轻蔑不屑。
这波极限拉扯,陛下应当是明白。眼前这装憨充楞的年轻人,可不是能随意拈来当马前卒的。
此刻同样盯着宋知瑜神色难辨的还有一个人——祁颂。
原本玩世不恭靠在椅子上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直起身。盯着宋知瑜,目光灼灼有神。
宋知瑜精准捕捉到那道探究的目光,大大方方抬眼回看过去,眼神清澈而愚蠢。
一番目光交缠,宋知瑜硬是扛住了心理防线,把懵懂无知贯彻到底。
终于,祁颂收回目光,摩挲着扳指,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笑:竟然是个会装糊涂的高手。
“民生大计,不在于别出心裁,更不在乎效法何人,只在务实。宋修远教的儿子确实聪明,自然知道聪明该用在什么地方。”陛下沉声道。
宋知瑜听出来陛下已是给了台阶,该自己表忠心了。
“谨遵陛下教诲。草民惟愿能同家父一样效力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眼见陛下面色和缓,宋知瑜心中提着的一口气也终于缓缓放下,这关算是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