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11
祝家在鲁省,和向家村一南一北,横跨了小半个华夏,陆舒阳至少要坐个一天火车。以至于负责政审的人找到祝家时,陆舒阳还没有回到祝家。
周丽英早几天就接到了女儿要回来的消息。这段时间,街坊四邻都看得出来,周丽英的心情好得很,出手也大方了许多,今儿提点肉回来,明儿拎点糖果回来,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有人好奇地问过,才知道,祝家下乡的女儿考上大学,要回来了。
“要说丽英他们家佩芸那孩子啊,是真的争气!”邻居在跟家里人聊天的时候谈到这个,不由得感叹道:“你们是不知道,她考了个省状元回来哩!”
“省状元?那岂不是要考个首都大学啊!”
“不知道哩,但估摸着应该是吧?”
面对旁人欣羡的目光,周丽英也满是骄傲。一想到很快就能看见女儿,她的脸上不由得露出笑容。周丽英推开门,本想跟祝奶奶打声招呼:“妈,我下班回来了。等下我再出趟门,给囡囡买点——”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见客厅里坐着两个陌生人,一男一女,身着军装,给人说不上来的威严感。
周丽英惊疑不定地打量那两人。其中,那位女性同志站起来,跟她握手,自我介绍道:“你好,我们是来给祝佩芸同学做政审的。”
周丽英脑子一懵:“什么……政审?”
“……”
周丽英不记得自己都跟政审老师们说了些什么,只记得送走两位政审老师后,她坐在椅子里,跟祝奶奶大眼瞪小眼。
好半晌,周丽英闷声道:“这孩子,报国防大学,怎么也不跟我们说一声?”
国防大学才不像其他大学那样会照顾这帮年轻人,要是入学后没达到要求,可是会被退学的!以女儿的成绩,明明可以毫不费力地就读首都大学。自家女儿自己知道,他们夫妻俩打小就宠她,没怎么让她吃过苦头。去国防大学,她怎么可能受得了啊!
周丽英越想越气,越想越怕,咬牙道:“这丫头,脑子里到底想什么呢?”
祝奶奶反过来安慰她:“没事儿,当军人多好啊,就跟立诚似的,为国家做贡献,多让人羡慕。”
周丽英不说话,慢慢红了眼圈。
祝奶奶继续安慰:“好了好了,你又不是头一天知道囡囡的性子。当初她不也是响应号召,才跑到乡下去做知青?你也真别说,囡囡这性子就跟她爸一样,都是个倔的。我当初也是的,总担心有个什么万一。”
周丽英连忙“呸呸呸”,摇头说:“没有什么万一,囡囡和立诚肯定都好着呢。”
祝奶奶“嗳”了一声:“是我说错了。你呀,也别太难过了。囡囡要回来,是好事,回头过了年,立诚再回来,一家人就团圆了。你刚不是还说要买什么吗?赶紧去吧,晚点人家店都要关门了。”
周丽英才板着脸,说:“这丫头,等她回来,看我怎么收拾她!”
与此同时,陆舒阳揉揉鼻尖,感觉有点发痒,像是被人念叨了一样。她没有太过在意,按照车票上的座位号,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来。
坐在她对面的是一对母子。小宝宝大概两三岁,被女人紧紧地揽在怀里,睡得正熟。
女人很是自来熟地跟陆舒阳打招呼:“姑娘,你是坐在这里的?这是要去哪里啊?”她的普通话并不标准,操着浓重的口音,只是听起来总有些说不出来的违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