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使入王城2
“不可。”
杨柏邑断然出声拒绝,此事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眸光暗了暗,声音也显得低沉:“此事依旧行事,到时候静观其变即可。他若擅自行事也不一定是坏事。”
杨柏邑似想到什么,眉眼舒展开来,眼里的晦暗一扫而光,染上一层浅浅笑意,“明日你且看着吧。”
他怎么就忘了,第一次前来大商,也想要欣赏一下大商的民土风情想必王上不会拒绝。
思及此,他挑了挑眉,嘴角牵起一抹笑意。
褚江好奇世子变化之快,但是看他这样想必已经有把握,他也不便多言,明日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了。
杨柏邑抬手舒展了下筋骨,欲起身,瞥见褚江还立在原地,问:“还有事?”
褚江想起另外一事,他伸手从从胸口掏出一摞册子,递到他的手上,“世子,您交代的事属下已经悉数查出来了。”
闻言杨柏邑转身接过册子细细看了起来。
褚江在一旁补充道:“这个六殿下极为不受王上待见,反观长公主陶嬅极受王上宠爱,两姐弟虽一母同袍,但是待遇却是天差地别的。”
都说王上对先卫王后极为深情,所以陶嬅一出生就被封为长公主,甚至赐了封号,那可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
而这位六殿下,出生那日便无人问津,卫王后生他难产而亡,众人都说是因为卫王后所有王上不待见他,可听说卫王后薨逝那日王上还在宴请群臣,褚江忍不住轻叹,果然帝王的心思难以捉摸。
杨柏邑看着册子所述,对这位太华长公主愈发好奇了,他单手撑着下颌,饶有兴趣的道:“她想要退,那我就借此次机会拉陶如是入局,看她如何退。”
他将册子甩在桌子上,眼里似闪过一抹轻蔑,他淡淡开口:“将那句话送给诸位殿下吧,想必他们会格外在意。”说完遂起身向内殿走去,只背着身朝褚江挥挥手。
褚江拱手行礼告退。
大馆之内,雪光如银般隐隐作亮,而坚守在各个位置的守卫似都没有注意到黑夜中从翠楼内一闪而过的身影。
夜寂冰寒,此时未入寝就眠许久就只有这位抚于案几前点灯的陶正雍了,看着远来的奏报,他面似苍老的几分,重重的叹了口气,闭目靠在椅子上,伸手捏这眉心缓解此时的片刻压力。
桌子之上,册子展开一迹黑墨延延而下,上面赫然写着:滦州增兵,马备充足,只静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