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少年
沈逸在比试中获胜,让沈老二和姜氏喜不自胜,比试结束第二天就带上他前往芙蓉镇。
这不是沈逸第一次来芙蓉镇,之前在赶集日随爹娘一起卖豆腐来过几次。虽然今天不是赶集日,但芙蓉镇里有很多店铺是常开门的,夫妻俩带沈逸来吃点东西庆祝一下,顺便买点上学需要的东西。
沈逸对获胜这件事内心没多大波澜,但爹娘开心的模样也感染了他,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
姜氏管钱,由她做主带一家子去吃馄饨,馄饨皮薄馅大,用料很足,又买了一碗现成的肥瘦相间的梅菜扒肉,切了几两卤肉薄片,带到馄饨摊的桌子上一起吃。
虽然家里也算有点闲钱,但要给沈逸添置新衣,又要买书和纸笔,还是得省着点用。
不过就算这样,这一顿也够丰盛了,以沈家的条件,肉也不是平常能够随意吃到的。
吃饱喝足,爹娘又带着沈逸来到卖布匹的店铺,特意扯了两匹棉布,寻常他们都是穿麻布的。
沈逸有意想让爹娘也给他们自己买套衣服,奈何爹娘干脆地拒绝了,“我儿真孝顺,但爹娘的衣服够穿,还是先紧着你读书用。”
沈逸无奈,他现在人小,也没钱,之前不是没想过什么赚钱的法子,但其他穿越人必备的制作肥皂、玻璃这些在这个时代都已经出现,被上层官僚贵族垄断经营,他也不敢贸然去弄,只能想想别的法子。
东西买得差不多了,三人来到芙蓉镇唯一的书店,书店不大,进门的右侧放置了一排高高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类书籍,中间较宽敞区域摆放着笔墨纸砚,后侧则是两排横放的书架,旁边还有小方凳供人借阅休息。
书店门左侧就是柜台,掌柜的是个身着灰色长衫的中年男子,正坐在柜台后面的摇椅上看书,看见有客人来了,立马起身笑着迎上来。
一听是要买上学用的东西,又得知沈逸还未启蒙,掌柜面露喜色,热情地给沈家夫妇推荐《三字经》和《千字文》,“这两本在店里卖得不错,用来给孩子启蒙再合适不过了。”
掌柜拿着的这两本书是雕版印刷的,字体端正,大小统一,油墨清晰,很是精美,但价格也贵得惊人,一本要一两银子。
饶是二房夫妇俩早有准备,还是惊了一下。
沈逸咂舌,难怪很多人家供不起读书人,读书最大的开销不是给先生的束脩,而是书籍和笔墨纸砚。
察觉到爹娘居然准备咬咬牙给自己买下,沈逸连忙问掌柜也没有更便宜点的。
掌柜放下精装版的书籍,转身从后侧的书架上抽出两本有点旧的书籍,递给沈逸,“这两本是别人转卖给我的,七成新,你们要的话便宜点,三百五十文一本卖给你们。”
这两本的装线和纸页明显没有刚才的好,打开来看,都是手抄的文字,偶尔有几个朱砂批注,好在字体还算清晰端正,也没有破损残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