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均落榜
“秀才老爷的家里能免税,不给大郎科考,难道要家里交一辈子的赋税吗?”小余氏不甘示弱,“我家大郎聪慧,在读几年,一定能中。”
“难道家里就没有别的孩子了吗?”王氏道,“其他孩子若能念书识得几个字,也能找个好营生。”
王氏说得也在理,沈家也听说过沉溺科考把一家都拖垮的,自然不想步入他们的后尘。
见众人动摇,沈老大又连忙说道,“爹娘,两位弟弟,弟妹,大郎已经念了几年了,这时候半途而废,实在可惜,不如让让他继续再考两年?”
像是担心家人不同意,沈老大又信誓旦旦的补充一句,“如若两年后,他再不中,我就把他送到镇上,找个活计挣钱养家,决计不让他再花钱念书了。”
“行了,都回去做自己手头的事去。”沈老爷子感觉有点闹心。
看这意思,是打算继续给沈大郎机会。
王氏心有不甘,抹着眼泪道,“可怜我相公,为了二郎的读书钱,挑着货箱天南地北的跑,还被恶吏打成重伤。我那儿子也上不了学,我的命这么这么苦啊。”
沈老爷子也能感受到三房的难处,思索一番后,对王氏道:“二郎念书的事,等老三病好了在合计合计。”
王氏听说孩子有机会念书,心病去了一半,连连向公公道谢。
姜氏没有参与争吵,毕竟自己的儿子也在念书,不管说什么都显得欲盖弥彰。
只是叮嘱沈逸好好念书。
沈逸自是认真答应,心里却盘算着怎么能赚点钱,帮忙减轻家里开支。
这日下学后,秦思齐来找沈逸一起去镇上书店看书,“师弟,我听说书店来了一批新书,咱们去转转?”
秦思齐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不知道为什么,他的爹娘和几个叔叔都特别信赖沈逸,自己每次借口说是同师弟一起学习交流,长辈们都欣然应允。
沈逸没有抬头,目光专注地写完最后一个字,把笔横在一旁的笔托上,才道:“师兄,我想再练点字,尽快把四书学完。”
秦思齐疑惑,“师弟的字已经十分不错了,你年纪小,手不如成年人有力气,能写端正清晰就很好,不要急着追求字体风骨。”
“还有,你着急学完四书做什么,是秦先生的进度太慢了吗?”秦思齐凑过来,笑着问,“要不要师兄单独给你开小灶?”
清楚秦思齐不会外传,沈逸就把家里的困境跟他讲了,“我并不是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赶着去科考。只是家中事多,想读书的孩子也多,我要是能快点考上秀才,家中也能轻些负担。”
秦思齐摸着下巴思索,给他建议,“师弟,我仅仅谈我的观点,各家都有各家的难处,你想先科考就要加倍的努力,但这种事不能急于求成,你再想快,也得学完四书再下场考童生,学完五经再考秀才,别打没有准备的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