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电影

字:
关灯 护眼
八哥电影 > 穿到古代的我靠科举种田发家了 > 秋苗税

秋苗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多交一成秋苗,那家里也没剩多少喽。”老杨叔摇头叹息,“有的人家估计又要为税赋发愁了。”

按照盛朝律法,农户每年要交两种税,田税和人头税。

田税是按百姓收成的一定比例征收,每年征收两次,分别是夏苗和秋苗。夏苗又称青苗税,五月至七月征收,这时候蚕丝丰收,官差会来征收蚕丝布匹作为赋税;秋苗也叫秋苗税,每年九月开始陆续征收,一直收到十二月,收的主要是税粮,粮食不够的人家,就用银钱抵。

此外,人头税也在秋天收,同秋苗一起缴纳。

人头税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人口来缴纳赋税,除了三岁以下的幼儿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无论男女,皆要缴纳人头税。

其中,四岁到十二岁者,无论男女皆需缴纳人头税二十文;十三岁到十九岁的男子,需要缴纳人头税一百文;年满二十的成年男子每年需缴纳人头税百文钱。

女子的人头税比男子稍低,十三岁到十五岁到女子,需缴纳人头税五十文。十五岁女子成年,婚后每年缴纳人头税一百文,同十三岁至十九岁的男子一样。

但盛朝为了鼓励婚嫁,增加人口,规定女子成年后,若是未曾婚嫁,每多留在家中一年,便要涨十文的人头税。

所以许多儿女众多的人家都早早盘算着把家中的女儿嫁出去,怕留在家里增加税收负担。

而一部分因外貌或身体原因难以许配寻常人家的女子,家里人也不乐意养她们,往往会随意许给娶不上媳妇的穷人家或是老鳏夫做媳妇。

可见古代女子处境之艰难。

每年到了要缴纳赋税的时间,小河村的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愁绪。

人口众多的人家,要缴纳的赋税林林总总加起来更是一大笔钱,钱袋子和存粮一下子缩水,村民丰收的喜悦心情也随着秋风散去。

今日沈家也是愁云满布,家里几个大人正聚集在院子里讨论秋苗的事。

沈老爷子道:“咱家成年男丁四个,八百文;成年女子四个,四百文;十三岁至十九岁的男子就只有大郎,一百文;四岁至十二岁的孩子有五个,大房的四郎和大丫,二房的三郎,三房的二郎和二丫,二丫今年刚满四岁,也要交二十文的税了。”

沈老太拿着算盘,手指在几颗算珠子上来回滑动,不一会儿便停下,沉着脸道,“一千四百二十钱。”

“这么多!”沈老大惊呼,一下子要少这么多钱,大家心里都堵的慌。

“还有秋苗没算,今年秋苗涨了一成,为避免咱家粮食不够吃,那一成还是用银钱抵罢。”沈老爷子叹了口气,端起粗陶碗一口闷完剩下的茶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