啵啵了一个大响
第十章
京都最不缺的就是八卦,比如谁家小姐不慎被谁家公子扶了一下,谁家老爷纳了妾,谁家和谁家退婚了肯定做了见不得人的事……第一次有楚苍王桃色八卦且还是被当街调戏,只一下午就添油加醋传遍了整个京都,成为百姓官家小姐妇人茶余饭后最大谈资……
京都皇宫善德宫
娘娘,传言九千岁被一小乞丐当街轻薄……贴身女官穗禾把刚得到的消息告诉坐在铜镜前的人,铜镜映着一张端庄严肃的脸,虽风华正茂保养很好但细看眼角皱纹还是有颇多岁月痕迹,女子闻言轻轻挑眉悠悠道: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原以为这世间无人能使他波动,果然光脚不怕穿鞋的,不枉本宫烧香拜佛多年终于出了只敢啄他的鸟…
传言小乞丐亲了九千岁的嘴亲了好久,似有意犹未尽之意,更开口九千岁左腰纹有一朵小红花儿,右臀部有一扇形胎记...如此私密位置,娘娘觉得真假....
皇后放下刚拿到手的珠钗,若有所思...纪南恩小时养在皇宫但瑞庆帝保护命根子似的保护他,吃穿用度亲自把关,身边的下人都是瑞庆帝和长公主生死追随者,铜墙铁壁一般无半点接近机会.....大些后被迦禅大师带去三台山,三台山那地方苍蝇过去都要被打下来看看携没携带毒,比皇宫有过之无不及.....原先害怕皇位与儿无缘好在瑞庆帝颁布了四海皇旨告知天下他没有继位可能,后宫前朝才对他放了些心.....如今他成年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他没继位可能不代表他的孩子没有可能,爱屋及乌,纪南恩是瑞庆帝的心肝肺他的孩子也必定是瑞庆帝的命根子,瑞庆帝盼孙子盼了多年一个没盼到,如果纪南恩生了第一个皇孙,万一传给纪南恩的下一代,一切都白费了.....
娘娘,传言毕竟是传言不可全信,王爷与乞丐地位悬殊巨大,交集的节点怕是坏的.....穗禾猜出皇后心中所想加以安慰道
好坏如何,话本子中欢喜冤家,生也因他,死也因他,星前月下打打闹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娘娘,您想若是九千岁真的钟情她她现在还能是乞丐....按照九千岁性子她现在至少郡主起步地位了…恐怕千岁现在更想杀之而后快不然不会同时召四位大臣下死命令……再说娘娘风华正茂还愁抱不到孙子,说不定大殿下一下子给您添两三个,您啊,到时候都抱不过来....穗禾劝皇后宽心道...
哎...皇后拿起步摇试了试又放下,看着妆匣无奈道:这支步摇是桓儿成人礼送给本宫的礼物,这支碧玉珠钗是桓儿纳玉律时送本宫的,这串红玛瑙手串,这支金凤翱翔,这对玉璧玲珑耳坠....本宫五年添了七八十件首饰,桓儿送的占了一半....
王爷孝顺,事事都想着娘娘....穗禾从妆匣里拿出碧玉珠钗插在皇后的发髻上道:王爷眼光极好,上好玉料子配南海明珠,不随时间消磨光彩反越发高贵...王爷最了解娘娘了....
桓儿孝心本宫高兴欣喜可本宫想要不是这些....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小儿溪头卧剥莲蓬才是本宫想看到的场景....你说桓儿没有也就算了,就连好色成性的纪南琉也没有....这纪家先帝....
娘娘....今日带这对青玉的吧,下坠的珍珠与珠钗搭配再配上新打的禁布如何....穗禾打断皇后的话提醒皇后祸从口出....政治联姻没有情感,女子谁又想活成这样过成这样家族使然无奈罢了……若是宅院忍无可忍可以嘲讽几句夫家不成体统,但皇上是皇家再恨在没有情感也不能直言不讳议论“纪家”如何.....穗禾知道皇后一肚子委屈甚至暗戳戳的骂过皇上,私下也都是瑞庆帝的叫以示不满,可一切都只能心里出不的嘴,便要张嘴也要四下无人....
皇后不屑不满却也接了穗禾的话转移对皇家不满话题道:前几日玉律请安对本宫诉苦,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言外之意无怪不似从前朝朝暮暮,本宫瞧也是无奈,哪个女子不是如此....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穗禾,说实话本宫那日听玉律言语反倒羡慕她些,玉律至少还有回忆与本宫而言,奢望....反过来本宫与玉律而言本宫何曾不是她的奢望……本宫比她幸运些有桓儿,而她,孩子没有爱也渐没,本宫一时竟不知怎安慰她……
侧王妃只是看院落貌美女子越来越多心里苦闷与您倒苦水罢了,待到来日荣登大宝侧王妃便明白了一切都是值得的....穗禾想到侧王妃停顿而后下定决心道:娘娘,穗禾一直憋有几句话不敢言,今日请娘娘听穗禾肺腑之言……
你是本宫陪嫁自幼陪本宫长大,有什么话直接说不必如此...
娘娘,宅院妾室恃宠而骄依仗子嗣上蹿下跳不在少数,娘娘看惠妃德妃宥淑妃,惠妃张扬德妃隐忍宥淑妃野心勃勃,明枪暗箭咱们受委屈太多....书上说尊卑有别,主是主妾是妾,但娘娘陛下不讲理由的偏爱才是真....后宫女子陛下不爱任何人所以发生什么谁受委屈对于陛下来说无所谓,为着利益偏向而已……娘娘想想千岁受了委屈陛下如何做的,昔日贵妃如何一鞭子没的....千岁是千岁爷,可上废帝王下鞭百官,王爷是敬王,当中差距不言而喻....
早年和冉嫔去,皇上以皇后礼仪葬之为的就是答谢她救千岁一命,自此对五王爷另眼相待.....娘娘,这个道理在王府一样适用,对象不同而已.....王爷偏爱与他青梅竹马长大的侧王妃,宠爱多年至今没有子嗣,后进府邸的女子也没有消息,是王爷不想还是侧王妃不让更或是其他原因咱们暂且不论但不久后杨家女入府邸为主母,侧王妃的偏宠传到杨家女耳边让她如何想?侧王妃的委屈传到杨家女耳中让她又如何想?前有皇上前车之鉴后有青梅竹马在后,如何不对号入座惶惶不安……
本宫明白但...
娘娘,如您之前说没有爱还有孩子做为念想,若是没有爱没有孩子拿什么维持破碎的婚姻...侧王妃与王爷的事当时作为京都佳话传了一阵,杨家女早已先入为主怕只求相敬如宾,若是相敬如宾下还没有孩子,杨家如何想...杨大人两朝元老又怎肯为他人作嫁衣裳…娘娘,千岁就是偏爱活生生的例子......
不会,我的桓儿不会如他一般糊涂偏爱不辨是非...
娘娘信杨家如何信...侧王妃次次请安都是委屈可府邸人都知道王爷去她房间最多,欲壑难填一日不够一月不够妄想朝朝暮暮如此下去王爷该如何平衡内院.....娘娘疼爱敬王爱屋及屋心疼侧王妃,次次安慰她赏赐与她可长久下去后宫人朝臣内眷如何看....后宫耳目早已飞了消息,王爷府邸消息也长了翅膀,娘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寒了的心怕是捂不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