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商税的影响,大明报开办!
王承恩如今学乖了,不再与外界势力接触,本分的按照皇帝的路线,发展大明皇家银行。
经过几个月的开拓。
大明皇家银行运转成熟了许多。
也培养出一大批能独当一面的青年人才,派去各地驻点,开设分行。
大明皇家银行与后世的银行,暂时不是一个概念。
大明皇家银行开设之初,只针对大明将士和他们的家属,主要是发放饷银,存储贵重物品等单纯业务。
如今,他们服务的对象,增加了灾民与商人。
商人主要是往银行缴纳商税、储蓄。
灾民去银行取赈灾救济款。
增加的这两项业务操作起来并不难。
商税缴纳到皇家银行,不通过衙门和征税人员,避免中间许多环节的黑手,以及地方权力的干预。
同样,灾民救济款不需要通过衙门人员的手发放,能最大限度上让赈灾款每一文钱,都用在灾民手中。
皇帝办的银行,银行里每一个员工等于都是皇帝的直系,身份特殊,地方势力想捞取利益,或阻挠破坏,也得掂量掂量,想想京城上百朝臣,辽西三族八家是怎么从世界上消失。
而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皇家银行与皇家商会的莫大好处。
银行的储蓄生利功能,与银票交易,大大减少长途运输大量银两,节省了巨多的消耗。
大明皇家银行,与皇家商会协作。
银行给将士、灾民发银票,他们去皇家商会所属商行,购买粮食、盐巴、布匹等各种货品,明码标价。
百姓用得简便,买得放心。
商人把银子存到银行里,手中揣着银票去做买卖,轻松省事还安全。
皇家工匠的印刷术,领先于民间,很难伪造。
而且,银票上皇帝亲笔提字,伪造皇家银行银票可是欺君之罪,杀头诛族的罪名。
“还真别说,自从商税第一期排行榜公布,我家商行排名进入前百后,衙门那些官老爷们对我的态度,大为改善,生意也更好做了,来的客人翻了几倍,有的客人就冲着我家缴纳商税多,榜上有名,从大老远跑我这来买东西。”
隔壁桌有个商人,对朋友透露生意经。
“原来如此,我正觉得,你家生意怎地突然那么好,我得想办法在下一期,让我商行排进前百名。”
“简单啊,以你孙大掌柜的财力,多捐款给灾民,排入百名有何难,况且,捐款是义举,还能得个好名声,一举多得。”
“有道理有道理,今年捐款额度,也算在商税中。”
“你我是世交,不瞒你说,我第一期就捐款了,还以为能稳拿个前十名,殊不知,有不少人捐款比我更狠,竟只拿了个第九十一名。”
“年终总榜前十名,才能得皇帝陛下的大封赏吧。”
“这你就不懂了,皇上亲自开创的大革新,一开始自然要关注每一期上榜名号,若是上了前十名,更容易在皇上面前混个眼熟,有了皇上的好感,皇上又致力于发展商业,大明中兴指日可待,你说未来的生意……”
“刘贤弟一语惊醒梦中人啊,老夫差多了,没能看得那么远,原来排名靠前有这般大好处,多谢提醒。”
“不用客气,我不提醒,你以后也会知晓,皇帝陛下给了商家地位和名气,咱们腰杆就能挺直,不用依附任何世家门阀。”
“所言甚是,当今皇上的圣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满饮此杯,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两人兴高采烈对饮一杯。
只听一楼小戏台上一阵急促锣鼓后。
一名身穿青衫,秀才打扮的中年男子走出来,稽首行礼一圈。
“下面,由不才来给大家读一读这期的大明报。”
许多人兴冲冲叫道。
“太好了,就等着读报时间呢。”
“读报有什么好听的,自己买一份大明报不就得了,我喜欢教坊司的舞姬表演。”
“你个好色书生闭嘴!大爷我看不懂字。”
“在下看得懂字,但读报先生说得精彩啊,我喜欢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