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跨时代革新,震撼朝野!
想到这里。
崇祯又听到隔壁另一桌人也说开了。
“你交商税了吗?”
“早交了,交商税算功绩,为什么不交?”
“听说有朝臣上谏,收商税是与民争利,要皇帝收回成命。”
“猴年马月的事了,那些只知道给皇帝乱扣帽子的朝臣,早被斩杀了。”
“我们商人,一向地位底下,因而只能依附在拥有实权的官绅家族之下,不然就会被刁难压制做不成生意,权力与银钱一旦勾连在一起,便形成不可触动的利益集团,越来越腐化,就像是三族八家那样。”
“说得是,征收商税,触动的其实是那些官绅的利益,他们不用本金,却能入股商家,分到红,坐享其成。其实排除了他们的剥削,交点商税不算什么,他们拿走的是利润大头,商税只是利润小头。”
“吾皇下重手斩杀贪官污吏,如今风气一片清明,竞争靠经商能力,而不是靠关系人脉,生意反而好做多了。”
“是啊,如今我们加入了大明皇家商会,奉旨经商,那些官吏贵族看到我们,也得客客气气,再也不敢在我们前期颐指气使,随意压榨了。”
崇祯从他们口中的交谈,听出这一桌都是商人。
商人趋利,已经拥有财富的商人,最缺的是地位,因此才会依附士绅勋贵家族,给他们送钱送礼,得到他们的保护和好处,从而官商勾结,排挤竞争对手,垄断商品,控制价格,对百姓加大剥削。
类似三族八家这样的,在大明江南江北富庶地区,更加严重。
只是他们没有三族八家在辽西可走私鞑子的地形,不然未必不会产生另一个大汉奸集团。
经济发达,文明程度也更高,但利益永远是利益。
他们也走私,只不过是把货物偷偷卖给国外的走私商人,郑家、荷兰商人、西班牙商人等。
其中郑家如今洗白,堂而皇之做生意,也带头交点商税。
之前海禁,压太死,货物没地方流通,只能走私。
对于江南严重的官商联结接团。
如果强行铲除,伤害大明根本,极大影响商业经济和农业。
所以,崇祯首先把他们做个分割。
皇帝极权在手,如今又威望如日中天,万事他一个人说了算,相当有用。
为保证大明新战舰与火器的尽快建造,银子就像是水一样哗哗砸进去。
即便有辽西缴获的三千多万两银子,也能很快用完。
征收商税,才能保证银子源源不断。
当然,征收商税的前提,是商人能赚到钱,而且有赚到更多钱的前景。
商业越发繁荣,商税所得越来越多。
反之,商业凋敝,也没几个商税可以收,收多了商业更凋敝,形成恶性循环。
开海禁,赈灾恢复生产,以及招安叛军,击败清军,都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这个时候征收商税,时机正当时,也合情合理。
不久前。
他与大臣们商议后,开始征收商税。
大明皇家银行制度,皇家商会制度,商人封爵制度,一起推出来。
崇祯下旨昭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