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抽丝剥茧,应对之策
秘密回京。
却瞒不过这些奸人,说明皇宫内部还有他们安插的眼线。
从利益本质上,能推断出幕后主使者必是来自——士绅阶层。
如果像崇祯这十几年来做的,顺着那群士绅阶层,不触动他们既得利益,优待笼络他们,他们一般不会着急的要刺杀皇帝。
但如今,全是反着来。
全力打击贪腐,断他们财路。
杀伐果决,断他们朝堂人脉。
全民重武,关闭他们熟读几就能平步青云的大门
重用锦衣卫、东厂,他们在当地一手遮天时,有了顾虑……
大明虽然有了重振的苗头,但极大的撬动士绅阶层根本利益,整个士绅阶层遭受压制,士族世家,书香门第的优势与显赫将渐渐没落。
很好,你们倒是先动手了。
不想等着逐渐被资本洪流淘汰,那就先铲除你们!
首先,后宫要重点防御,重新洗牌部署。
查了之后。
崇祯发现,问题出在新招进来的太监与宫女身上。
他们进皇宫钱,可能家人受到控制威胁,可能收取重大利益,也可能被培养成死士。
反正他们就是外部势力安插进来的奸细。
除了新人,也有宫中老人。
安置在皇城南院中的普通老年宫女与老太监,相当于退休,没地方去,给他们一个养老的地方。
这些老宫女和老太监,由于不再参与伺候皇家,无权进入皇宫,当时时间又紧,崇祯没有去理会他们。
还是大意了。
这些宫中老人,不能进入皇宫,不代表在皇宫中没有影响力,而且特别清楚皇宫运作与容易出现的漏洞。
洞察之眼,扫过去。
居然发现,一半宫中老人的忠诚度都很低。
审讯之下,奸人显形。
不管招不招供,都得处斩。
没有例外。
剩下的忠诚度尚可的宫中老人,也全部从南院遣散。
大致是三个方向。
一,归乡,每月领一份足够生活的俸禄,直到终老。
二,皇城外的皇家园林中种树,或看守皇陵等。
三,忠心90以上的,给培训学习机会,考核后,宫女派教坊司等处做女官,太监去东厂任职,发挥余热,帮助重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