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崇祯,明日本王便要给你个‘惊喜’
郑成功这句话,如一盆冰水,泼在在场将士头顶上,浇灭他们胜利的喜悦。
这句话很快在军中传开。
人们都沉默了下来,感到羞愧。
许多人认可郑成功的话,暗自反省,决定以后必须更努力,下苦功夫。
郑成功自己清醒认识到,他眼下能做到的,只有刻苦学习知识技能,以后才能更好的报效陛下,朝着征服七海的目标前进,犹如陛下无畏的冲向敌人大军。
这正是郑成功这么早就起来钻研学习的原因。
至于汤若望,郑成功看过他著的书籍后,觉得不过是翻译了西洋老式火炮的内容,并没有太多创新与加强,远落后于目前世界顶级火炮。
郑成功在澳门认识的一个葡萄牙学者朋友,是真正火器专家,比汤若望强多了。
汤若望能得到重用的原因,不外乎学会中文,混迹大明官场,深谙权术之道。
他学者朋友曾说过,曾想去京师拜见大明皇帝,谋求发展,却遭到汤若望以教会名义的阻止。
教会势力覆盖泰西诸国,得罪教会是极其可怕的事。
汤若望此举,有嫉贤妒才的嫌疑。
汤若望的存在,反而是加深了火器技术壁垒,使大明学不到先进技术,制造不出先进的火器。
大明禁海,可没有禁止学习火器等技术交流,不想对外探索交流的话,也不会派郑和七下西洋。
不过汤若望如今像是有所改变,不断写信寄出,帮助大明招揽人才。
即便如此,郑成功表面敬重汤若望,心里却对他存在芥蒂,不想与他多说话。
汤若望知趣的不再询问下去。
他唤来仆人,拿出一封信。
“把这封信,送到澳门,委托一名葡萄牙船长,把信送到里斯本学院的卢卡斯教授府上。”
“是,这就交给驿站。”
仆人接过信件,满口答应。
仆人出了门后,却没有去驿站,而是去找东厂督主林忠陪。
参与机密火器研究的鬼佬,陛下并不轻信,怎可能让他把信件随意寄出,透露军情与机密怎么办。
林忠陪打开信件,叫属下把信件临摹几张,分别交给三个懂拉丁文的鬼佬翻译,核对一致,确认无误,才能寄出。
陛下千金买马骨,给汤若望重赏封爵后,没过几天,就有几名西班牙人闻风跑来,要给大明效力。
是一些商人和水手,商船不小心触礁沉没,乘坐救生船逃生,但因血本无归,回不去,流落在朝鲜海港。
听到大明皇帝重金招贤的传闻,他们乘坐小帆船,来到皮岛,找到大明水师。
郑芝龙正要把抢来的物资,运送到山海关,就连同他们一起送过来。
林忠陪接待了他们,依照天子的旨意,厚待他们,聘用他们做造船航海方面的顾问,翻译方面,也能派上用场。
当然,都不能轻易信任,需要监督。
林忠陪思索间,远远见王承恩匆匆来到临时行宫外求见。
林忠陪止住步伐,他也是要去见皇帝,既然王承恩先到,就让他先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