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范文程的毒计
崇祯十分重视水路的袭击掠夺。
第一,对敌后方造成严重破坏。
第二,切断建奴与朝鲜的运输线。
第三,也切断建奴与西欧商人的贸易线,建奴用从华夏与朝鲜掠夺到大量财富,向西欧商人直接购买大量先进大炮。
大明水师抢掠到物资后,郑芝龙当然不敢独吞。
为了报功,也要运回大明,充盈大明。
抢到的人口,可以先运送到台湾去,挖矿,开垦种地什么的,台湾眼下还没开发,正却人手。
人力,对于种植园、工厂,非常重要。
台湾是岛屿,又远离内陆,很难逃跑,不会对大明造成不利影响。
掳掠还能影响山海关外的建奴大军。
担心家里父母被杀,财产、老婆孩子被抢走了,还有心思打仗?
建奴本就是小民族,人口相对稀少,如果长期持续的来回抢,对他们的影响可以想象。
打着文明旗号的西洋殖民者,对与他无冤无仇的黑人、印第安人,也是以此来富国强兵。
而建奴,是大明的死敌。
曾经,文臣把持的大明朝堂,口口声声仁义道德,礼仪之邦,不可能允许这种野蛮阴险的行为。
而现在,不一样了。
都要亡国了,哪管野蛮不野蛮。
单单从这个角度,也要大力发展海军。
海洋争霸,是必须的。
航海必备的指南针,火器必要的火药,都是华夏人发明。
明朝初期,火器、航海也领先世界。
却因大明搞海禁,国家不发展航海贸易,也不允许民众发展,关起门大玩孔孟之道,吟诗作对,自以为天朝上国。
英格兰那样的岛国,打造出强大舰队,就搞到个日不落帝国。
如果疆土、人口与潜力,胜过英格兰不知几倍的大明,举国之力发展舰队和火器,发展工业,加强民族战斗力……
想到这,崇祯脑海中展现出一张宏伟蓝图,更加清晰了。
但,先得扛住眼前的建奴大军。
思索间,九门口耸立的斑驳城墙,映入眼帘。
……
黄昏过去,夜幕降临。
今夜月黑风高。
此刻。
崇祯站在山海关城墙塔楼上瞭望。
马蹄声渐渐接近,好似隆隆响动的闷雷,大地轻微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