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阴谋,阳谋,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崇祯进入军营后,不急着去找吴三桂。
他勒住缰绳,减缓骑行速度,朝着跪倒一片的士兵,面带笑容,挥手示意。
进军营前,他特意床上备用的龙袍,戴上冠冕。
这是该格外高调的时候。
这之前,十几个提前派驻的锦衣卫,前来迎接,领头的是崇祯不久前提拔的锦衣卫指挥同知,汪雄。
汪雄,辽东人,猎户出身,幼年时,八旗鞑子当着他面,虐杀他父母,祖父等一家八口,一名锦衣卫暗探路过,救下汪雄,认作义子,传授武艺,把他培养成才。
那名锦衣卫武艺高强,官至百户,不幸身份暴露,战死在辽东,接过他的班。
汪雄与鞑子有不共戴天之仇,对辽东地形与形式极为熟悉,箭法、刀法十分了得,擅长乔装、侦查、暗杀等,屡立功勋。
但之前由于文官把持的朝政,刻意削弱锦衣卫,对汪雄这样的杰出人才,并没有重用,甚至找理由构陷,让他进京问罪,关在监牢。
守住京师后,戚元辅把这位惺惺相惜的同僚,推荐给崇祯。
崇祯召见汪雄,发现汪雄虽然遭受冤狱,但并没有影响他对大明,对皇帝的忠诚。
不免感叹这样大明急需的忠义人才,立下那么多实实在在功勋,不仅没受到重用,还在文官权谋中,差点默默无闻的死在监牢中。
崇祯查明真相,平反汪雄冤情,将陷害汪雄的文官满门抄斩,把汪雄从百户,提升到指挥佥事,并重用他负责蓟辽一切锦衣卫事务。
此刻。
声如洪钟,不断高喊“皇帝驾到”的,便是汪雄。
汪雄曾在山海关边军中,传授过箭法,在山海关有一定知名度,不少将士认识他。
普通士兵不曾亲眼见过皇帝,但都知道那明黄色龙袍。
唯有皇帝,能穿绣有五爪金龙的金黄色衣袍,代表九五至尊,别人穿的话,会被当做谋反,死罪难逃,牵连家族。
在将士们想象中,皇帝那个不是坐着精致华丽的御辇,前呼后拥,众星捧月,前后跟着一大帮臣子和太监,排场极大,热闹喧天。
而这个穿龙袍的皇帝,虽能隐隐感到他的帝王气势,却只跟随三十来个人,显得冷冷清清。
与想象中,有天渊之别。
因此,一开始,大多人在蒙圈,疑惑。
当汪雄拔出尚方宝剑,声色俱厉道:“皇帝驾到,不跪皆斩!”
士兵们慌忙跪下来行礼。
第一,是汪雄在山海关有些名声。
第二,谁敢跑到军营来穿龙袍冒充皇帝,那是活腻了,所以不太可能有假。
第三,山海关也有一些官员,见过崇祯皇帝,特别是充当监军的太监。
监军太监,在军队中掌握不小的权力。
监军太监林忠陪,以及一堆中层官员,听到皇帝驾到,衣服和鞋子都没穿整齐,惶惶然飞奔跑来。
见真是崇祯皇帝,立即堆金山,倒玉柱,跪拜下来,大叫呼喊,老泪纵横。
“老奴司礼监郑明,参见陛下,陛下啊,您怎地就自己骑马前来,这一路上风餐露宿,真个是受苦了,呜呜呜……”
“参见陛下!臣等没能远迎圣驾,罪该万死啊。”
“京师诸臣干什么吃的,竟让陛下……万一有个闪失,万世难辞其咎。”
这,便是最好的证明。